晚清之大国崛起_第0267章 检阅三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67章 检阅三军 (第2/2页)

enoir)研制出了卧式二冲程内燃机,虽然他没有申请专利,错失了汽车之父的美誉,但人们依然会记着他。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拓(NikolousOtto)发明了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发动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力机械。1883年戴姆勒(GottliebDaimler)研制出了立式单杠内燃机,从而奠定了他摩托车之父的地位。

      1885年卡尔·奔驰将一台二冲程发动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也是德国奔驰公司(DaimlerBenz,现为DaimlerChrysler)的第一辆汽车。1886年戴姆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真正实用的四轮汽车,这辆汽车实际上是他为妻子准备的生日礼物。

      尽管卡尔·奔驰和戴姆勒几乎同时宣布了汽车的发明,但有据为证的只有奔驰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帝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该专利于同年11月2日被正式批准发布。因此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首辆汽车诞生日。当然奔驰的号码为37435的专利证书也是世界上第一张汽车类专利证书。

      还需值得一提的是1894年德国人狄塞尔(RudolfDiesel)发明的柴油发动机——这也是动力工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26年戴姆勒·奔驰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发动机汽车——奔驰260D型轿车。

      以前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领得第一号汽车行驶牌证,其所有者为上海富翁。

      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1年中装出10辆。

      在后世,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这是值得钦佩的。

      1936年,中国政府曾有计划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成立官办“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拟先组装汽车、后制造汽车。翌年,抗日战争爆发,此议遂搁置下来。

      直到1949年国民党离开大陆,中国只有汽车使用和修理业。

      对此,叶重是很想尽快引进汽车的,但是大汉军现在万事都忙,中国也还没有得到大一统,而使用或者研发改进汽车又显得奢侈,不利于中国现有的社会状态,这才搁置下来。

      “刘爱卿,寡人授予你总指挥一职,责任代寡人检阅三军!纪念藤县起义两周年大阅兵可以开始了!”叶重郑重其事地道。

      “诺——”刘黑七面容严肃地向着汉王敬礼,不是一般的军礼,而是对于王室的特殊礼节,把右拳捶在胸口上,左拳则是弯到背后的腰间,昂首挺胸,胯下的战马依旧安安静静地伫立着。

      能代替叶重检阅三军,是莫大的荣耀,按理说叶重之下,大汉军的军队的掌权者应该是总参谋长张之洞的,但是谁都看得出来,张之洞只是作为首席谋士的存在,无权指挥军队,实际上就是一个虚衔,是叶重为了安抚清廷那边归附过来的人才的心的。

      张之洞在仕林里面德高望重,对于笼络中国文人的心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叶重是深有体会,可以说,没有张之洞,大汉军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扩张得如此迅猛,大后方还能以战养战,一点都不受到战争的影响,而且综合实力蒸蒸日上。

      当初,叶重改国防部为总参谋部是出于某一种考虑的,毕竟中国还没被统一,国防有点名不符实,而总参谋部则是截然不同。张之洞打仗也有一套,但是年纪不小了,不可能长时间行军打仗的,作为总参谋长掌控全局,协调各方面的后勤补给,以及兵力补充就功不可没了,指挥军队打仗还有那些跟着叶重起家的将军们来。

      在朝中,张之洞替代叶重检阅三军的呼声还是很高的,但是叶重力排众议,鉴于刘黑七在军中威望甚高,这个头衔自然而然地要落到他的头上了。

      刘黑七对此是激动不已,这种殊荣是可遇不可求的,他还是壮年,立功升迁的机会还很多,但是军衔已经抵达瓶颈,除非叶重设置元帅的军衔,不然只能赐予爵位了。

      刘黑七已经位极人臣了,对于实权不敢贪恋,但是虚名嘛多多益善,只要不引起大王的忌惮,一切都是杠杠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