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神器_序二十 黎民百姓的意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序二十 黎民百姓的意义 (第1/1页)

    尺优不相信自己的老祖宗是蚩尤。

    不相信尺氏家族就是墨家后人。

    也不相信自己祖上有那么多牛人。

    因为这本所谓的尺氏族谱,完全经不起历史的推敲。他自己就是学考古专业的,怎么不明白这其中的水分。

    很有可能就是尺氏家族某一代祖先,学人家孔子后裔的做法,往自己家族脸上贴金而已。

    “孔氏家族族谱”都是北宋年间修订的,宋朝以前的记录,都还无法得到历史学家的肯定。

    更别说自己家里这本《尺氏家族族谱》了。

    ……

    张角是道家太平道的创始人,以符箓之名、行医术救人之事,用宗教信仰的手段,控制百姓人心。他大手一挥就能召集几百万黄巾共同起义,掀起了灭亡东汉的序幕。

    窦建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至隋朝末年造反之后,灭薛世雄、诛宇文化及。每次打仗所得的财物,都分给手下各位将士,他自己一样东西都不要,甚至连rou都不吃。

    黄巢是世世代代的私盐贩子,家境十分富足,他善于剑术,马术和箭法也不错。带领唐末起义的农民,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当时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方腊同样是贫苦出身,利用明教的信仰形式,发动北宋末年的劳苦大众。武力反抗当权政党的腐败奢侈,和压迫人民的黑暗统治,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张士诚也是私盐贩子出身,因受不了元朝的盐警欺压,带领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是灭元的盖世功臣。最艰苦的时候,张士诚几乎以一己之力,抵抗朱元璋军队、方国珍军队和元朝军队三方的共同夹击。

    李自成和朱元璋一样,都入寺庙当过和尚。都是因为生活所迫,跟随他人加入农民起义军,并迅速成为首领。因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无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推翻了明朝末年的黑暗统治。后来却被吴三桂联手清军共同击溃,最后被明朝残余势力刺杀。

    石达开自幼丧父,九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还习武修文,十三岁时已有成人风范,被人尊称为“石相公”。十六岁那年,被洪秀全请出山,率四千余人参加农民起义。随太平军转战数省,战功卓著。最牛的一次作战,二十八天挺进一千八百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清军闻风丧胆,号之曰“石敢当“。

    ……

    要尺优说,最多也就石达开可能是他祖上的亲戚。因为石达开的父亲是汉族客家人,母亲也是壮族人。

    其他的那些古代造反失败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怎么可能都是尺氏家族的族人?

    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些横跨几千年时间长河的底层人士,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和血缘上的联系。

    可是,直觉却告诉尺优,这本族谱上记载的,很可能就是真的。

    这家伙,直男癌又犯了。

    “历史真相一定就是我们从史书上看的那样子吗?”

    “会不会是胜利者一手编造的呢?”

    尺优有些犹豫不决,这一刻,他又不敢直接下定论了。

    以前在大学里学考古的时候,他最认可的一句话就是:“带着怀疑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去研究历史。”

    特别是族谱中的这两句话,增加了他不少信任度。

    【黎民百姓,奴耶主耶。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一日为奴,终生耻辱。子孙后代,具无穷也】

    自古以来不就是这样吗?贵族永远是上层精英,农民永远是底层人士。

    这个魔咒,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虽然秦末的陈胜吴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几乎能改天换地的豪言。

    但是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变,剥削者永远存在。

    底层老百姓,永远也翻不了天。

    最能看到希望的,是华国刚建国的那三十年。还勉强算得上,初步实现了人人平等、利益均分。

    后来,却在一夕之间,变了质。

    ……

    黎民百姓的意思,就是指华夏上古时期,蚩尤被黄帝打败。九黎部落所有的族人,除了最开始就投降的,还有迁移异乡的,剩下的全部被贬为了奴隶。

    “黎民”二字就是如此而来。

    “百姓”据后世史学家考古说,是因为黄帝、炎帝、夷人三个部落,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因此统称“百姓”。

    但是尺优猜测,百姓一直以来地位就不高,不可能泛指上层。

    而且上古时候的氏族何止一百个呀,仅九黎部落,就最少就有八十一个。

    所以,这些史学家说的话,也不靠谱!

    根据尺氏族谱上的记载,至从五千年前,九黎子民做了奴隶之后。除了商朝复辟成功之外,以后的数千年时间,九黎后裔一直遭受着当权阶级,残酷的剥削和无情的压迫,甚至是血腥的捕杀。

    由九黎部落的工匠后人组织成立的墨家,就是这么被灭亡的。他们所有的先进发明,却被认为是“奇yin技巧”。

    ……

    回想起考古界关于夏朝的千古谜题,尺优展开了一些联想。

    “这个商朝很奇怪,不以龙为图腾,却要以玄鸟为图腾。”尺优喃喃自语道。“在华夏历史上,从古至今也就只有这个朝代是这样!”

    “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夏朝的传说,但却没有丝毫的考古发现,能够证实它真的存在过?”

    “难道是九黎后裔复辟成功之后,因为憎恨炎黄二族一千多年的奴隶统治,所以把他们的文化资料和存在痕迹,都如数销毁了?”

    “后世出土的华夏遗迹中,有五千年前的原始部落遗址,有三千多年前的商朝遗址,有以后每朝每代的遗址。单单从黄帝到夏朝,这一千多年,不知怎么回事,全是一片空白。”

    “商朝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不可能是凭空冒出来的吧,总得有一个发展演变的时间过渡期。”

    “还有商朝灭亡之后,商人后裔为什么要北迁逃走,还建立了箕氏朝鲜国。”

    “往后的隋朝和唐朝,为什么还要举国发兵攻打,作为箕氏朝鲜后裔的高丽国呢?”

    “直到商人后裔完全失去了再次复辟的能力,最后只能到处东躲西藏。”

    尺优挠了挠头,苦恼的这么想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