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接连出击1 (第2/2页)
步兵的弓弩杀伤力都比较强,陈风为训练这些弓弩手可是下了本钱。弩造价贵,构造复杂,辽西现在还没形成流水线生产,所以产量不多。 传统长弓的制作工艺也很麻烦,无奈之下,陈风只得采用记忆中的英格兰长弓取代军队中的步兵长弓。 英格兰长弓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程远,造价低,程序少,易于大量生产,且无需刻意养护,用坏就丢掉。 如此,陈风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弓弩手的装备问题。 虽然准确度不够高,但架不住弓弩手齐射,再加上远处那么多匈奴人挤在一起,闭着眼睛放一箭都有可能射中敌人。 一波又一波箭矢飞射而来,匈奴人的后队彻底混乱了。他们也想利用弓箭进行还击,可奈何射程不够,想策马去追,跑的又没对方快,这种情况下,匈奴人更多的只有挨打的份。 “为什么?为什么?” 一连两个为什么,匈奴首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眼前的战况。 “汉军的箭矢不要钱吗,他们怎么敢这么浪费,都是铁质箭矢啊,汉军发疯了吗?” 确实,按照弓弩手的这种射法,陈风这边的箭矢消耗量太大了,平均下来,就算每分钟射两箭,这都快一刻钟了,他们已经射出箭矢将近一万多根,而对面的匈奴人才一千五百人不到啊。 “将军,要冲杀吗?” 徐晃的副将迫不及待的想冲上去,但没有军令,他不敢乱来。 “不用了。” 徐晃摇摇头说道:“如果是刚开始我们赶到战场的话,或许需要冲破敌人的阵形,打乱敌人的布置,但我们来晚了。 弓弩手把对方射成了刺猬,剩下的六百多人毫无战意,我们要做的是堵住他们的退路,剩下的交给弓弩手和其他兄弟吧。” 原计划中,应该是由徐晃率领数百精悍将士对敌军中军发动冲锋,在最短的时间内实行斩首计划。 但由于匈奴援军的不配合,徐晃这边不得不临时更改计划,等到他们绕了个弯子赶到战场外围的时候,弓弩手已经掌控了战场主动权。 外围的那些弓骑兵也不闲着,他们仗着自己射程远,速度快,不停的给匈奴人造成伤害。这场战事进行的不激烈,但对于匈奴人来说,很惨烈。 “叫他们投降,否则全部杀光。” 看着最后还有三百多匈奴人挤在一起,陈风觉得没必要浪费箭矢了。 战事已经结束,弓弩手们躺在羊毛毯上喘着粗气,不少人连打扫战场的想法都没有,虽然他们还不至于抬不动手臂,可也累的够呛。 “只要你的族人配合我们,我保证不会再杀一人。” 看着垂头丧气的匈奴首领,陈风的心情很好。 “让你的族人打开大门吧,如果你表现的好,我不介意放你走,说不定还会送你一些牲畜。” 杀这样一个落败的匈奴首领没有半点意思,况且这家伙已经被吓破了胆。 战事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他都没能带头冲锋,足以说明此人是个胆小怕事之辈,对于这样的敌人,陈风不介意多点。 “原来你这部落也被抽调了一半兵马,难怪。” 得知对方部落内部的详细情况后,陈风恍然大悟,原来对方是把族内的老弱弄来凑数,还好陈风这边没有被吓坏。 “说吧,左贤王抽调你们这么多兵马干什么?” 陈风对这个反常现在很感兴趣。 “附近还有那些部落被抽调了人马,有那些大部落盘踞在附近,谁最富有,谁的战斗力最强,另外,左贤王的王庭在哪?” “为了争夺单于之位。” 这首领也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索性就把匈奴内部的大事说了出来。 “单于之位?” 陈风有点好奇了,他没想到自己的这次征讨之战竟然这么凑巧,竟然赶在了匈奴人抢夺单于之位的时候。 经过一系列的盘问,再加上从其他匈奴俘虏口中得出的信息,陈风终于知道了原因。 匈奴左贤王因为一次叛乱失去了接任单于之位的机会,导致他这些年流落草原,最近几年他积累够了实力后要回来报仇。 上次的南下雁门也是在为抢夺单于之位做准备,左贤王麾下的兵马几乎占了整个匈奴的一半。 在绝对实力面前,匈奴王庭内的那些叛徒们不敢反抗,但也不甘心被杀,于是他们急着推举新的单于,然后想用单于的号令来解散左贤王的部众。 “难怪要抽调这么多兵马,看来是免不了内斗啊。” 陈风明白前因后果后暗暗庆幸自己运气好。 “既然让我遇上了,那就没得说的,我要让你们永远记住我的名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