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辽西寒冬1 (第2/2页)
、” “应该不会有危险。” 巨子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物,他郑重其事的看着众人。 “你们可有听说陈将军因为某些事情而怒杀工匠的吗? 好像没有吧,而且,不瞒诸位,我已经打听到我的一个故人就在陈将军身边,说起来他也算我的半个老乡。 有他在,我就更不会有危险。退一万步讲,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是前朝那位武皇帝掌权吗? 哼哼,汉家的天下都快分崩离析,谁还有空搭理我墨家的学说,只要我们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我想,我们不会有任何危险。 不过你们也不要放松,将所有人分散安置,一旦听到不好的风声立即撤退,我墨家再也经受不起任何损失。 少了我一个,不是还有你们嘛,钧儿,你天赋过人,对机械的了解很独到,将来墨家的传承要靠你了,所以,你不能冲动。” “知、、、知道了。” 最小的那少年点点头,他最大的喜好就是钻研那些机械,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天生就肩负了一个重任,只是,年幼的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担得起这个重任。 墨家传承数百年,中间经历过几次灭门浩劫,能传承到现在实属不易,所以这些人不想冒太大风险。 不过,为了能振兴学说,他们也愿意献身,只要献身有意义,这些墨家子弟都无怨无悔。 身为墨家当代巨子,自然要肩负起振兴墨家的重任,更何况,他也确实为自己留了一手。 有那个老朋友在,保住性命应该不难。墨家子弟行事隐秘,每次做决定之前都得考虑得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海边,又有一队一千人的军士正走上海船,加上这一批人,这段时间贾诩已经送出了将近四千士兵和两万民夫了。 按照陈风临走之前留下的指示,海军这边打探清楚辽东沿海地区的地形,找到了几块合适的港口,贾诩要趁着冬季没人注意的时候占据这些地方,为将来的计划做准备。 “先生放心吧,沓津和牧羊城那块现在没人注意,辽东公孙康根本就不重视这里,就连驻军都没有,我军将士在这个冬季占领这里不难。” 张合以为贾诩是在为大海另外一边的情况担忧。 “而且,三山地形复杂,沓津在古燕国的时候就曾被重视,说明这里的地形很适合防御。 虽然我们现在只派遣了四千多人马,但用于防守却是足够,再说,造船厂已经建造出数倍于楼船的海船,用来运送军士最为方便。 一旦对面出事,我辽西将士可在一天之内抵达,公孙康别想占便宜。” “那边我倒是不担心。” 贾诩点点头:“颜成这孩子熟读兵法,办事稳重,主公临走前对他多番嘱咐,相信他会办好这件事情的。 而且,沓津、牧羊城和三山那里我们是必须拿下来的,不管是地形还是矿产,都足以支撑我军发展。 我现在担心的是主公那边,根据前线战报,目前战事还算顺利,但是,一旦匈奴主力部队反应过来,我怕主公那边扛不住啊。 毕竟战事进行快两个月了,我军前期准备的作战物资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就算我们得到了这么多牲畜和奴隶,但这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为远征将士**足够的物资,希望主公能看清形势早点撤回。 我们现在获得的战利品已经够多了,据说雁门那边现在已经被牛羊马匹给塞满了。 高览将军每天都在为牲畜的口粮发愁,估计他会想办法运送更多的牲畜来辽西的。” “说起这件事,我还真是有点遗憾啊,此等战事,我竟然没机会参加。” “你与高将军,还有那四个孩子,是目前主公最能依仗的部下,所以,你们绝不能出动的。 唉,也不知道高忠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主公秘密将他派遣出去,事后才与我商议,还是有点冲动了啊。” “那小子很稳重,像他老子,肯定不会出事,先生,去们去巡视巡视城外吧。 昨天我听部下回报,说有人造出了一架龙骨水车,据说不差于主公制造出来的取水工具,我倒是想去看看。” “是吗,查清楚了吗?” “暂时还不能确定,不过很有可能。” “呵呵,墨家终于现身了,这也是好事,想必他们等不急了,也罢,我们去看看吧。对了,法家弟子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还在考虑,不过,我想他们没得选择。很多人说我辽西律法酷于暴秦,连吐口水、排泄秽物这样的事情都纳入律法中,法家的弟子也很惊奇。” “呵呵,惊奇才好,这些人,都在等机会啊、、、、、、” 加油吧,反正没有其他路可走。加群646809241,交流**创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