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生意越做越大 (第1/2页)
通过肖求才一番心思的夜宵请客,打破了两夫妻闹分居的僵局,总算是可以一心一意的做生意了。立秋了,也就开学了,随着中秋节也到了,除了冰棒生意降温,其他实体生意一般都在渐渐升温。 九几年的生意,只要你做起来,稍加努力,行行赚钱,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就是搞建筑房地产,哪样不赚钱?那些年做生意的人非常少,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改变,舍得花钱了。那些年有生意头脑的商人不多,敢于自己打破自己的铁饭碗,下海经商的人才就更少了,而肖求才算一个。 肖求才已经做了一年食品批发生意,完全摸出了做食品批发的生意门道。他天生就有经济头脑,加上自己大学里念的是经济学,再说自己从小生在乡下,长在乡下,吃的苦中苦,又愿意花费脑筋,积累经验,分析市场。他的生意比别人好得多,就是那些比他先做几年生意的老板都佩服他,同时也嫉妒他。 中秋节过后,接着国庆节,所有生意都像雨后的春笋,猛地好起来,就说服装生意吧,无论是批发商还是零售商都相当好。这年间,谁还自制服装?那些缝纫店一个一个关门倒闭,老百姓都流行买那些成品新潮服装。不过井冈山的服装批发生意不太好,而南昌的批发生意才好,但井冈山市区的服装零售生意却相当好。服装和食品比起来,服装利润大得多,货物的品种也没食品那么繁多。 肖求才批发店隔壁的温老板和他一样做的也是食品批发,但他最近听亲戚说,中秋节前后开始,服装生意非常红火,很赚钱,利润高,零售利润简直可以做到对半。温老板得知这个信息后,心里痒痒的不得了。想想和肖求才做邻居,生意真的很难做,品种被他挤得越来越少,利润一低再低,讲得难听,批发一辆三轮车食品货还没有人家一套西服赚钱。 国庆节之前,温老板在自家店门口贴出了转让食品批发部广告,肖求才看了看,不是很在意。平常同行如冤家,勾心斗角的,不交流,也不来往,温老板老婆还指桑骂槐的骂过肖求才兄妹俩,说他们什么乡巴佬等等,虽然双方没有正面冲突,但心里都是有疙瘩的。即使肖求才心里有一丝动心,也不便向温老板问起此事。他有意无意注意着,看看有没有别的老板来打听,可是等了半个月也没看见一个老板来打听,肖求才心里有数了,这说明根本就没有人对温老板的食品批发店感兴趣。 这一条街不适合卖服装,温老板打算到市区中心去开服装店,开了多年的食品批发店,他手上有一些资金,那边已经在装修店面,也准备先采购一批服装来卖。按理他也不紧缺钱用,可是,这食品批发店那么多货物一时半会也卖不出去,退也退不掉,食品是有保质期的,不适合久放久存,而且服装店又缺人手,所以很想尽快转让出去,可是总不见有人真心来转他的食品批发部,心里着实暗暗着急。 这样,一拖再拖,无人问津,他想去问别的老板有没有人要,可是想想只有隔壁的肖老板可能需要,其他老板离得远,不方便,他知道肖老板刚刚做生意,可能手头没有多余的资金,于是他把广告加了一条,无需转让费。肖求才真的动心了,他赶紧吩咐meimei去问,温老板热情的招待了红桃,而且说可以分期付款,还说可以赠送货架。肖求才手头没有多少现金,当天下午,肖求才到银行办理房屋续期贷款,第二天,赶紧跟温老板签了转让合同,点清货物,先付款三分之一,说是一个月后,贷款一下来,赶紧付款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春节过后,一次付清,温老板出手心急,在合同上签约了。 肖求才将温老板的广告一撕,请了两个临时工,在自家店门口搭棚,把店里的货物统统搬到店门口,然后在店门口做生意,夜间便住在临时棚里守着。又请了两位泥工师傅,把两个店面之间那堵墙全部拆掉,两个小店面合成一个大店面。同时从新粉刷墙面,整理所有货物,接着进一些新货,增加品种。整个店面焕然一新,他在自家广告牌写上:“新店开业,优惠三天。”鞭炮一点,从新开业。 那些采购老板虽然都知道肖老板只是把店面扩大而已,但看他店面宽敞明亮,货物品种齐全,排列整齐,加上肖老板兄妹俩和和气气,满面笑容,来这里采购的老板感到轻松愉快,都愿意来跟他做生意。这样,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