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节:阿芙蓉(1) (第2/2页)
说明及用途禁忌,木箱里有份赵皇后的亲笔信,自然会告诉尔等!” “多谢提醒!” 李书文故作镇定,朝着对方挤出了一丝笑容,然而在内心里,他却早已通过直觉猜到了,此物绝非寻常之物,而是赵嫣用以瓦解蒙古军的秘密武器,说不定,还有可能是剧毒的毒药或是毒烟,被她用以毒杀鞑子。 眼看任务完成,两个飞行员急忙商量了几句,之后,机长模样的飞行员站了出来,朝着李书文鞠了一躬,郑重其事地禀报了句: “此地不宜久留,我等就先告辞了!大人也请保重!” 飞机离开之后,李书文手持转轮手枪,在木箱的周围继续等待着手下人的到来,知道半夜三更,那些乔装打扮的手下才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其中一个胖子,甚至还带来了一辆堆着大量干草的独轮车。 “大人……” “快快快,把这个箱子运回去!” 在李书文急切的指挥下,几个人手忙脚乱地将有些沉重的箱子抬上了独轮车,用干草覆盖起来,之后,几个人轮流推着独轮车,向着内陆不远的沧州城走去,李书文则骑着马跟在后头,观察周围的一举一动。 推着箱子走了几里路,那些农民模样的细作早已经是汗流浃背,累得腰酸背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那个胖子扭头问了不可一世的李书文一句: “大人,这是啥?咋会这么重?” 听闻此言,李书文几乎想都不想,就爆粗口驳斥道: “混蛋!这是你该问的吗?人家赵皇后都说了,天机不可泄露!” “是是是……” 在太阳升起前的凌晨时分,李书文的部下总算是来到了沧州城外的一处充作秘密据点的破庙,在此,李书文点起蜡烛,吩咐手下撬开了木箱,果不其然,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将几个人熏得有些晕头转向。 “这是啥?” “不会……不会是大粪吧?” “不是,依我看,这个应该是毒药……” “不对,应该是一种药材,说不定是从泉州上岸的大食药材!” 听着手下的议论,李书文不动声色地用端详着箱子里的东西,不一会,他就在夹缝里,发现了一支掷弹筒模样的玩意,和一封装在信封里的信件,看起来,这封信应该是由赵嫣所写无疑。 “该死,这不就是毒药嘛?” 原来,赵嫣在信中说,这些黑乎乎的药材,是福寿膏,在药书中名曰“阿芙蓉”,是一种可以让人成瘾的药品,只要有人用烟枪沾染上一口,到时候,就别想再轻易戒除了。 “赵嫣,没想到,你还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啊……” 喃喃自语过后,李书文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再看看那些惊愕的手下,他只得挥了挥手,示意道: “来人,抬回城去!” 半月过去,一个大宋使团乘坐着桂枝号航空母舰,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渤海湾,按照宋蒙双方预先用电文通讯商定,这个使团由临安知府赵与葱率领,奉命前往蒙古商议两国关系事宜。 “赵知府,李书文来了……” “甚好!”赵与葱咧嘴一笑,朝着属下说了一句: “诸位,准备接客!” 不多时,一匹快马疾驰而至,骑在马上的士卒翻身下马,向着赵与葱鞠了一躬,自报家门道: “在下李书文,特来迎接诸位大人!” 看着身着蒙古军服饰的李书文,忽然间,一个身着绿色官服的女人走上前来,冷笑一声,和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李大人,此事你还真不该多管,否则暴露身份,于国不利啊!” “萧晴,你一介女流,又懂什么?”赵与葱皱了皱眉头,瞄了她一眼。之后,他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对着李书文拱了拱手: “李大人,妇人之言不必当真,还请带我等进入沧州城安歇……” “可,请随我来!” 李书文翻身上马,带着使团径直向着沧州东门而去。一路上,坐在马车里的萧晴一直闷闷不乐,拉起门帘,看着门帘外的风景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她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苦笑。 “敢问……沧州城快到了吗?” 面对萧晴的疑问,骑在马上的一个士卒伸手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城门,回答道: “前面就是了……” 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宋使团来到沧州东门,那些蒙古军对于走在最前面的李书文当即是起了怀疑……只不过,正在他们准备上前质问之时,李书文就掏出了一块令牌,一字一句地对着那些蒙古军士卒解释道: “在下是李文用,奉燕京行省达鲁花赤牙剌洼赤大人之命,特来接应宋国使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