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梅花_第二百七十三节:入卫临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节:入卫临安 (第2/2页)

卒匆忙走进屋内,单膝跪地,对着赵珍珠拱了拱手,禀报道:

    “公主殿下,赣州知州文宋瑞率军入卫,已过钱塘江了!”

    “文宋瑞?”

    一提到文天祥,赵珍珠又惊又喜,赶忙接过话茬,说了句:

    “他在哪?快带我去看看!”

    “二皇姐,带上我吧!”

    赵珍媞扯了扯赵珍珠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将自己丢下,对此,赵珍珠当然没有拒绝:

    “嗯,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文天祥率领着义军渡过钱塘江之后,就从临安府南边的嘉会门进了城,绕过皇城,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御街上行进,一路上,市民们纷纷主动列队,夹道欢迎,欢呼声一时间响彻云霄。

    “看,文宋瑞果然是治州有方,才半年,就凑齐了两万多义军!”

    “和当朝宰执比起来,这个文宋瑞,可不一般啊!”

    身着红色官服的文天祥骑在马上,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沿着御街,队伍经过景灵宫,来到了位于临安府西北角的军营。

    “文宋瑞,好久不见,可好?”

    景灵宫门前,赵珍珠一看到文天祥的身影,就迫不及待地拦住了他的马头。而一看是赵珍珠前来迎接,文天祥也是笑了笑,下马拱手还礼道:

    “不知公主在此等候,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呵呵,珍珠怎敢怪你呢?”

    赵珍珠轻笑一声,说道:

    “宋瑞,有一事我还想和你说,不知,可否赏脸前来宫中相会?”

    面对赵珍珠的邀请,文天祥并没有马上答应,他也只是笑了笑,之后,故作随意地解释道:

    “公主殿下,下官并非朝廷大员,倘若贸然进宫,只怕,哪些朝臣们又要弹劾了……”

    “怕什么?反正是我邀你去的,我就不信,那帮竖子胆敢说我的不是!”

    赵珍珠自以为,自小到大,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之后,她已经可以按照自己所愿cao控朝政了,只是,大宋已经濒临亡国,即使她再有本事,恐怕一切都无济于事了。

    “既然这样,还是请公主殿下召集群臣,一起商议固守之事吧!”

    赵珍珠犹豫了,片刻过后,她摇了摇头,拒绝了文天祥的意见:

    “固守之事,我觉得你还是去和陈宜中谈谈,他在临安府编练了武定军数万,尚可一战,而朝廷下属的军队,早已被调去守卫溧阳了。”

    临安府,枢密院。

    “陈丞相,赣州知州文天祥求见!”

    听闻手下的禀报,正在翻阅文书的陈宜中停住了手,起身扶着桌角,说道:

    “哦,是宋瑞啊,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文天祥就在小吏的引导下走进了枢密院,陈宜中看上去心情不错,朝着他招了招手,示意道:

    “请坐吧,宋瑞你不远千里,毅然决然率军赶到临安勤王,实属不易,真可谓国难显忠良,家贫思贤妻啊!”

    “陈丞相过奖了……”

    文天祥的脸上依旧平静,应了一声之后,他这才拱手落座,和陈宜中谈起了最近的战局:

    “陈丞相,下官自打知晓临安危急,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勤王救驾,只是,下官初来乍到,不知最近鞑兵进展几何,还望丞相明示!”

    “是这样啊!”

    陈宜中笑了笑,并没有直接谈起前线之事,而是和他说起了关于“百眼之男”的预言。

    “宋瑞,谢太后和寿安公主都认定,那个叫伯颜的鞑子,将会一举倾覆大宋三百年之天下,不知,你是何见解?”

    文天祥喝了口茶,放下杯盏,从嘴里挤出了两个字:

    “荒谬!”

    “宋瑞,你何出此言?”

    面对陈宜中的疑问,文天祥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苦笑一声,说出了一件往事:

    “这个赵珍珠,没想到竟会自乱阵脚,亏她当年,还与下官是同榜进士呢!”

    此言既出,陈宜中着实一惊,他做梦也想不到,赵珍珠竟然会女扮男装,去参加宝祐四年的科举考试……说得不好听一点,在科举考试的“征途”上,这个比他年轻七岁的赵珍珠,还是他的“前辈”。

    “宋瑞,此事还是别太声张,若是得罪于太后,恐招来不白之冤啊!”

    陈宜中的担忧并非多余,他觉得,文天祥就和当年的自己一样,不知官场险恶,一味横冲直撞,以至于最后头破血流,一贬再贬,而在文天祥看来,陈宜中则显得多少有些滑头,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治国的本事并没有长进多少,人情世故,却突飞猛进。

    “陈丞相,既然这样,下官就只有一事相求,那就是尽快上战场,为大宋尽忠职守!”

    陈宜中愕然,刚想再说什么,文天祥却霍然而起,拱手向着他鞠了一躬,而后,转身离去。

    “宋瑞……”

    “陈与权,不用叫他了!”

    听闻此言,陈宜中猛然回头,这才发觉,一个上了年纪的高官,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径直走到了他的面前。

    手机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