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无疆_第二十四回 意风发众将赋诗歌 粮草尽胡骑困汉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回 意风发众将赋诗歌 粮草尽胡骑困汉将 (第1/2页)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孙子兵法》

    尊者即兴而作的那首诗很快就在军中流行开来,大大的激发了全军的士气。大漠连天,空晴云低,也引起爱好者的诗兴,尊者白天在大漠上纵横驰骋,晚上陪着臧昊田丰畅饮高歌。

    臧昊对尊者几兄弟的勇猛无敌大为惊叹,酒酣之时赋诗赞颂:“乌丸校尉朝乘障,鲜卑将军夜渡辽。吴中少年游侠客,狼居山前射大雕。”

    此诗上阙暗合汉军目前一路高歌凯进,直入大漠,而且大气磅礴,引得众将齐声喝彩,纷纷上前敬酒,而称赞尊者兄弟勇武的后阙更帮尊者吸引来更多的酒袋,尊者一边畅饮一边连连道谢。

    田丰当然不甘落后,也即席作诗和之:“十年伤大漠,万里出长平。眼见天上将,关塞重横行。寒日生戈剑,旆旌拨阴云。饥乌啼旧垒,驰马踏空城。辛苦皋兰北,胡霜妆汉兵。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金装饰骢马,紫羽集神兵。傲然齐班霍,独是一书生。”

    田丰自从见尊者第一面时就对尊者喜爱有加,后来经过多年的接触,对尊者益发尊重,不再把尊者当作当年的孩童。本次出征,尊者的表现更让他惊为天人,二十出头的年纪,无论勇武计谋都不输于当年的霍骠骑,而文才更是远胜,所以在本诗中把尊者拔得很高,如果他有幸能到海岛上转一圈,亲眼见到岛上的一切,也许他就不会如此比喻尊者了。

    田丰大才,此诗一吟出口,立即又带来一阵狂饮,尊者知道众人喝完后,肯定会要求自己赋诗助兴,所以一边喝酒一边开始打着腹稿,脑中把背过的古诗迅速的过了一边,实在想不出还有哪首能让自己再剽窃一下的。

    就在尊者苦思之时,张飞的大嗓门唱了起来:“匈奴屡宼关,单于扰大汉。胡笳压悲鸣,征人骨不还。我本幽州子,自小听胡叹。及长投师门,求免胡虏憾。从兄同请缨,出塞来征伐。冲血无所惧,迎箭不敢还。跃马博恶名,凭轼踏北藩。人生感意气,功名不复贪。”

    开始的四阙异常缓慢低沉,如老翁扼嗓夜泣,直压得众人窒息,就在众人停止喧闹,木木的看着张飞时,声音忽然振奋,变得高亢激昂,如擂战鼓,深透人心,帐中人都感觉自己像一根被一直拉满的弓弦,忽然被放了出去,立即猛烈震动,就在各位将士皆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之时,张飞声音立即转为平和,把最后一阙曼妙的唱了出来。

    安静,绝对安静,所有人皆被感动,感动之余是惊讶,惊讶如此慷慨激扬,意味深远的美文居然出自一个赳赳武夫之口,强烈的反差让所有人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好!翼德好文采,好气概,好境界。当浮一大白。”尊者率先清醒过来,立即高叫着赞叹。

    张飞平时除了练武就是画画,尊者从来没听过他唱歌,哪知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连自己都走眼了,看来艺术和文学是相通的,只要你的造诣达到一定的高度。

    尊者听得胡虏二字,深受启发,如醍醐灌顶,不等众人敬酒,一曲《满江红》脱口而出:“万里长沙,掩不住,孤骨幽魂。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四百年来攻与守,八千长城青浸紫。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多少恨,今犹昨。关外事,何时毕。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rou,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军中幕僚如获至宝的把四人的大作抄录下来,并拿到军中广为散发。尊者这首别具一格的词给了众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而剽窃岳飞的那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更把所有人的铁血完全激发出来。

    夏田两部横扫大漠千余里,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也未曾找到鲜卑主力,却和臧昊部拉开了三百多里的距离,臧昊部队在后面一直稳步前行。

    愬风起,天气转寒,两军粮草不济,乃合兵而回,而臧昊大军仍在大漠逶迤向前。哪知夏田大军刚往回行了一日,一直令两部魂牵梦绕的鲜卑大军忽然出现,足有十万之众。两部立即做出反应,寻求决战,但鲜卑大军却并不接战,只是不远不近的耗着,但绝不让开归途。

    夏田二人现在才后悔不听臧昊之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