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第2/2页)
是后来那个能够跟常凯申掰腕子的阎老西,此时的他正在费心费力的建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呢。 所以在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江苏之后,整个国社党统一天下的脚步已经不可阻挡,区别只是在于时间的长短和牺牲的大小而已。在这种情况之下,越来越多的北洋政府官员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考虑,新成立不久的开封国社党党部和济南国社党党部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十几封的投诚书信,寄信的人身份各异有高有低,但是表达的意见都非常统一,就是愿意在国防军北上的道路上为国社党出力。 看到情况发展朝着如此美好的方向,周泽端一边下令加紧解决山东范围内仍在顽抗的日军部队,一边下令休整了半个多月的第四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配合起来开始进攻直隶,而第三集团军则是在把占据了地盘交给后面跟上的守备部队之后,开始集合力量朝着绥远进攻,准备由西向东拿下绥远察哈尔热河等地,到时候估计第四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也拿下了整个直隶,到时候他们面对的敌人也就只有一个奉系还有反抗之力了。 在发现自己周围的国防军部队都开始出动之后,太原的阎锡山也确实被惊吓住了。此时的阎锡山手底下还只有4个混成旅的部队,他手底下的晋绥军还不是中原大战的时候能够跟东北军争夺华北地区的那支劲旅,现在只能说是守成有余。 不过在国防军的攻势面前,现在的晋绥军连守城也不是那么有余了,区区4个混成旅加上几个混成团的队伍,只要国防军任意一路大军排遣几个师进入三晋大地,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就将告一段落,毕竟国防军的实力可不是偏安一隅的晋绥军可以比拟的,更何况国防军一个师的兵力基本是北洋军编制的两倍左右。 只不过国防军高层觉得山西除了少数的几个平原之外,大部分都是山区,率先进攻山西的话对志在尽快统一全国的国社党不是那么有利,所以国防军选择了先行解决聚集在直隶的北洋皖系和直系残余势力,对其他力量争取和平收编为主。毕竟现在山东半岛虽然已经把日本人打得只剩一口气,正在展开谈判,但是能够早一天统一全国就能够给全国多一点休养生息的时间。 此时的直隶可以说完全成了一个大兵营,直系和皖系最后的军事实力基本都被聚集在了直隶准备抵抗国防军的进攻,所以一时之间国防军第三集团军在绥远察哈尔热河等地的进攻那叫一个狂飙突进。 不过即使知道了北洋军开始在直隶开始聚集大军,国防军也无所畏惧。现在国防军仅仅留下第一集团军在山东包围已经不足万人的大岛健一所率领的日军,第六集团军这支最先进入山东的部队也抽身出来开始准备从德州直接进攻河间,从而威胁天津或者保定,动摇北洋军的防线。 同时第四第五两个集团军十几万人的兵力也在调集了足够的物资之后开始毅然北上,浩浩荡荡的沿着太行山山脚朝着华北平原腹心大地赶去。他们的目标,是聚集在邯郸的北洋军第三师、第八师、第二十师等北洋主力部队,至于段祺瑞新编练的参战军剩余的两个师则是被段祺瑞留在了北京,他企图要用这些部队来做最后的抵抗,他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的舞台。 面对国防军大军的北上,曹锟也亲自来到了邯郸布置防务。直到现在,曹锟明白这已经是北洋最后的机会了,虽然邯郸失守之后后面还有保定,还有北京和天津,但是如果被国防军打到那平津地区,那北洋还有什么胜势可言。所以曹锟这个冯国璋之后的直系首领已经决定调集自己的所有力量在邯郸一带跟国防军最后决战,毕竟这里旁边还有个太行山作为屏障,不必像华北平原上那些城市一样四面受敌。 至于现在也算是北洋派系的奉系,则是根本不被曹锟给算在北洋队伍里面,毕竟奉系首领张作霖加入北洋是走的徐世昌的门路,跟他们这些老北洋可以说没有什么交集,只能算是北洋当中的杂牌部队。而且现在的奉系也不像十年之后那样拥兵几十万,刚刚掌握了第28师不久的张作霖现在能够指挥动的也只有27、28两个师的部队。 就这样,一场决定北洋政府命运的大战在国防军继续北上的攻势之下,即将在华北平原之上展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