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 新气象 (第2/2页)
垮台之后直接被任命为大通村的民兵队长。虽然这个民兵队长每年只有10个大洋的训练津贴,手底下也只能管着不到20个人的民兵队伍,但是怎么收也是一个能够管人的官啊,一时之间许二娃心中升起一种光宗耀祖的感觉,更是找政府一个识字的办事员给他该了个许仲山的大名。 而刚刚拿着新名字炫耀了没多久的许仲山在新年之后就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上面要他带着10个民兵到科尔沁草原上去买10匹好马回来,春耕的时候好用来耕地拉货用。而因为许仲山这个新任民兵队长基本没出过什么远门,乡上还特意派了个年轻的办事员跟他一起,以免他办砸了差事。 一路上,许仲山可以说是对这个叫做*文的办事员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这*文明显是一个读过书的人,而且读过不少的书。不过*文却非常谦虚,一直表示自己只不过是念过一些中学,根本算不上什么。而且*文在交谈的时候经常给许仲山描述,现在有了国社党政府,估计用不了几年整个东北的孩子就可以都到学校里面上学了,到时候等许仲山的孩子长的差不多大的话没准乡上都有中学可以给他们念了。 对于*文的描述许仲山可以说是崇敬了许久,毕竟他们许家退上去三代都没有一个识字的人,而以前的大通村上百户人家就一两个识字的人,而像*文一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更是一个都没有。如果真的像*文说的那样,到时候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也可以到学校里面去读书,成为像办事员这样的人,那该是多好啊。 来到科尔沁草原之后,许仲山还想按照自己以前听那些走南闯北的长辈所说的一样去找那些王公家的人,因为以前的草原上所有的牲畜和cao场都是这些王公的私产,甚至连人丁都是归王公贵族所有,不通过他们的话根本就买不到想要的牲畜。 不过*文制止了他的行为,反而是拉着他来到了草原上一处聚居地上面,在那里有很多的牧民正聚集在一起过冬。 直到这个时候,许仲山才发现隔壁的草原之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已经被踩下了云颠,运气好的好能够保留一些家产,运气不好跟外蒙分裂有关的,直接就被全部送到西北去修铁路去了,而那些原本属于王公贵族的牛羊马屁草场之类的,则直接被分配给了这些普通的牧民。 而在突然分到这些牲畜的时候,绝大部分牧民都是震惊的,他们虽然照顾了一辈子的牲畜,但是这些牲畜都是属于那些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族,大部分牧民是没有自己的私产的。而一部分牧民在得到牲畜之后,生怕不保险就赶紧准备找人把牲畜卖掉一部分,再加上冬天的时候牧草稀缺,牧民不敢保有太多牲畜生怕饿死,所以许仲山他们这次购买马屁的价格有些超乎想像的低。 在购买了十匹良马之后,许仲山和*文发现这次批下来的钱还有一些剩余,干脆有收购了一大一小两头牛回去。虽然已经给村里买了十来匹马,但是在一些水田上使用牛耕还是要便利一些,毕竟马耕地始终没有牛那么深。 这一趟出来其实没有多远,只不过几十公里罢了,但是却是这一群来自大通村的年轻人第一次走这么远的地方。这一路走来大家也发觉外面的世界好像没有长辈们说的那样危险,他们带着这么多牲畜在路上走了一两天都没有看到过一个土匪什么的。 回到村子之后,*文当着全村人的面让村主任清点了他们购买的牲畜,然后有帮着村主任把这些马屁分派到不同的人家那里饲养。毕竟这个村子没有专门的养马场所,只能把这些牲畜分散到各家各户去饲养,直到春耕的时候再拉出来给全村耕地。 看着这些稍显疲惫的牲畜,村民们也是有些震惊。国社党政府成立之后不仅给他们确定了土地,打到了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几十年的洮南王家,还出资给他们一个村购买了这么些牲口,这么好的官府恐怕连说书先生说的三皇五帝时期都没有吧。 当然,这些村民也不知道,这样的优惠政策只有在地广人稀并且靠近草原的东北才能享受到。在政权稳定之后国社党肯定要迁移一批人口充实东北的,而提前树立政府的威信的话,无疑能够让当地居民更容易接受后面新来的居民,降低工作的难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