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望湖楼上 (第2/2页)
还过得去,便带着魏尺木进去落了座。 这酒楼一共两层,黄贞挑了楼上一个雅座,兴冲冲地点了好酒好菜。 魏尺木却是心里忐忑,他向来囊中羞涩,还是头一遭到酒楼里来。何况他的包裹也因人老的追杀而丢失,如今可算是身无分文。 黄贞倒是不知他的心思,黄府本是富贵人家,即便在邹家学艺,也是衣食无忧,她可不知穷苦二字。 她忽然问道:“我明天就要赶路去相州了。你去哪里?” “啊?”魏尺木一时无措,勉强接道,“你去相州做什么?” 黄贞一手托腮,悠悠道:“去相州洹水县,一个叫五禽谷的地方寻一个人。” “喔,我……”没法子,魏尺木不能同去,“我要先去鄄城,再去曹州。” “喔。去找那个张风尘么”黄贞没由来地提到了张风尘。 “我们中途失散,只能去鄄城等她。还有那个孙佩兰,也和我约好了在鄄城汇合的。”魏尺木声音越说越低。 “那这席酒就当为你送行了。”黄贞没再多说什么,语气却有点失落。 魏尺木也不知道此刻该说些什么,好在这时候酒楼里爆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黄贞与魏尺木看去,原来是酒楼里的姑娘要献舞了。这里大多数的客人便是冲着这舞而来,准确点说是冲着秦姑娘而来。 这秦姑娘,就是秦姑娘,没人知道她的名字,大家都叫她秦姑娘。她年方二九,在这望湖楼里以歌舞闻名遐迩。 魏尺木正寻思着舞姬在哪里跳舞,只见二楼的横栏之间,飘出两条宽约三寸粉红色绸带,十字般交叉在空中。 那秦姑娘就那样盈盈地踏上了绸带的一端,在那上面舞了起来。 魏尺木看着这奇特而又别致的舞台子,心中赞叹不已。再瞧那秦姑娘,也是一身粉红色的舞衣。舞衣上绣着桃枝、桃花,她头上还贴着两三朵桃瓣,脸上也只敷了淡淡的脂粉,别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魏尺木第一次看美人儿献舞,本不好意思一直盯着看,便偷瞄了眼坐在对面的“颜如诗”,见她也在入神地欣赏,这才安心地继续观看。 那秦姑娘脚下腾挪跳跃,十分轻灵。舞衣上和头饰上的桃花栩栩如生,人衣一体,好似桃树在风中盛开一般。 随着舞步开始,秦姑娘伴着管竹的声乐,轻轻唱开了口: 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 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 …… 这歌配舞,十分和谐,让人犹如置身在桃林之中,落花满身,又有淡淡的悲情苦绪。魏尺木听到这里,失声赞道:“好一曲《绯桃花》,好一场桃花舞!” 黄贞听了这话,便回头问道:“你懂歌舞?” 魏尺木并不懂歌舞,杂家也没有歌家舞家的传承。只不过他觉得这歌好听,这舞好看,而且他识得那首《绯桃花》,就脱口而出了。 他正要解释,不妨邻桌一个声音响起:“这位小兄弟说得没错,这首《绯桃花》是文人李咸用所作,此子怀才不遇,就连写桃花都带着忧愁。不过被这周弦乐师拿去谱了曲子,却正适合秦姑娘演绎。” 魏尺木与黄贞闻声看去,只见那人约莫二十七八岁,一身素衣,不做修饰,却显得异常地洒脱不羁。 魏尺木觉得这人对诗文歌舞都有些造诣,并非自己可比,便一礼道:“敢问阁下大名?”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在下问君平,两位是?”那人气定神闲。 魏尺木与黄贞却是心底一惊,大名鼎鼎的盗门门主问君平,竟在此小镇里的一个酒楼里喝酒赏舞。 “魏尺木。” “颜如诗。” 问君平对于颜如诗的名字没有多在意,但是魏尺木三个字让他起了兴趣。他索性起身坐了过来,笑道:“原来是魏兄弟,能在此相遇真是有缘,不介意我与二位共饮几杯吧?”说罢,也不待二人回答,便潇洒落座。 魏尺木自然乐得结交这么一个侠盗,黄贞也无不可。 此时那秦姑娘一曲舞完,台下响起了比之前更为激烈的欢呼声与掌声。 “太好看了,我要娶她过门儿!”一声尖细的声音在人群里炸开。 “我也要娶她过门儿。”又一个憨厚的声音响起。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一楼一个桌子上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矮小瘦弱,眼小如豆粒,嘴尖似竹笋,口边还支拉着两撇又尖又硬的胡子,宛如一副老鼠模样。另一个却是高大壮实,眼大如铜铃,唇厚似肥肠,一脸的络腮胡子,象鼻狮口,虎背熊腰。 这两人看了秦姑娘的歌舞,都心生爱慕,在那里争着要娶她,旁人见他俩这副模样也都一笑置之。 “林重[zhòng],你敢和我抢?”那老鼠模样的跳起来才指到那憨厚汉子的鼻子。 “我说了多少遍了,我叫林重[chóng]。”那叫林重的人却在解释自己的名字。 “你看你那么胖,不是林重是什么?”那小个子不依不挠。 魏尺木三人正觉得有趣,忽然间灯火尽灭,酒楼里一下子漆黑如墨。众人乱糟糟的一片,等灯再亮起时,众人便发现,那秦姑娘已不见了,只剩下两条空空的绸带。 问君平道了一声“不好”,便跃身追了出去。魏尺木与黄贞相视一眼,也随即跟了上去。楼里却是更乱了,酒楼的老板娘更是大声地哭闹了起来。 三人出了酒楼,便看到一个黑衣人裹着一个粉红色的身影在房檐上几个跳跃便消失不见。他们晓得这便是掳走秦姑娘之人,连忙跟上。 问君平的轻功最是擅长,率先跟住,魏尺木与黄贞紧随其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