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中国斗牛士(下) (第2/2页)
久的一次访谈类节目中,西班牙中场大师哈维谈到:“亚洲足球确实进步了,看到亚洲足球能有这样的中场球员,亚洲足球终于不再是停留在个人的游戏,而是上升到整体的运动水平之上了。欧洲足球远远领先亚洲足球的时代恐怕将在中国足球的强势崛起之下成为历史。” 访谈的记者提出:“日本足球一直坚定的学习巴西足球的风格,在亚洲也算是最早进入打整体足球的国家呀。为什么说现在,2025年才上升到整体足球的水平之上呢?” 哈维摇摇头说:“日本学习巴西足球的风格,也就是拉丁足球风格,大家应该知道拉丁足球也有三种风格:一种是强调个人能力的技术流风格,一种是强调整体控制能力的技术流风格,还有一种是将个人能力与整体控制能力相结合的技术流风格。巴西足球很长时间都是人才辈出,因为在足球运动得到发展的足球先进国家中巴西是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也是混血人种比重最大的国家。所以巴西足球有将个人能力融入整体控制能力的时代,比如贝利时代、4R时代,但也有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顶级水平球员而不得不依赖个别顶级球星个人能力的时代。” 哈维接着说:“日本学习巴西,使日本足球和当年的沙特足球一样曾经成为亚洲顶级的技术控制型球队,分别称霸亚洲。沙特足球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他们在亚洲杯上拿到了三次冠军。日本足球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直到这个世纪日本足球仍然处于亚洲顶级水平,不像沙特曾经滑落到亚洲二流水平。但沙特足球和日本足球都有致命的缺陷,使他们无法更上一层楼,成为世界劲旅。” 记者追问:“什么缺陷呢?” “沙特足球的缺陷是没能形成系统的足球文化和体制,而且受限于人口基数比较小,所以他们三度亚洲称王,却最多只能在世界杯上进入16强,无法取得更好的成绩。随后甚至一度没落到亚洲二流。” “那日本足球的缺陷呢?” “日本足球的问题是太过于依赖技术,整个日本的球员都是强调技术优先,受限于日本人的民族特点,身体不够强壮、力量、速度都没有优势、爆发力也不如欧美球员,再加上球队节奏因为强调控制而变得比较慢,受制于球员的特点和风格,所以造成日本队总是风格单一,节奏很难改变,对手比较容易统一思想明确战术来防范。” “日本的整体足球实质上很长时间停留在单一依靠整体,缺乏优秀个体的层面。在对手弱于日本的时候,他们总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在对手实力相当或者强于日本的时候,日本足球就很难取得胜利。还记得当年即使整体不如日本的中国足球,在俱乐部层面只要有几名优秀的外援就能够把日本俱乐部限制住,甚至大比分获胜。” 记者补充到:“我也知道这段历史,中超的几支球队在面对韩国球队和澳大利亚球队的时候比较难打,遇到日本俱乐部就很容易获胜,甚至当年的广州恒大和山东凤凰先后被称作J联赛克星。你曾经在西亚和东亚都有过执教经历,你的看法确实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日本足球的问题。” “当然,在10年代,日本足球其实还是亚洲顶级水平,不过一些优秀球员都到了欧洲,留在J联赛的球员主要是年轻球员和二流球员,受限于球队财政的局限,J联赛球队又不能通过引进高水平外援来弥补球队在风格上的缺陷和自身缺少特别优秀的球员的情况。所以10来年中,J联赛球队在碰上中超和K联赛球队的时候,战绩总是处于下风。” “中国足球与日本足球不同,中国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民族构成,在体育水平整体提高的基础上,21世纪开始就不断涌现出一些特别优秀的个体,比如刘翔、孙杨、杨扬A、李娜、姚明、宁泽涛等运动员,在足球上也出现过一些在亚洲无人能比的球员,如郝海东、范志毅、郑智、孙继海这些球员。可以说,在一段时间里,中国足球个体能力不弱于韩国和日本,但和其他亚洲球队一样,缺乏整体意识,球队总是不能在优秀的中场球员的调控下和明确的战术意图指引下打出有控制能力的整体足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