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_坎伍回:急功失利,虎豹急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坎伍回:急功失利,虎豹急驱 (第2/2页)

拔出了自己腰间的长剑对着飞箭射来的方向大喊:

    “什么人?不要躲躲藏藏!”

    令袁尚背后发寒的是回答他的声音并不是从羽箭射来的方向传来的,而是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灌木丛。闻声后袁尚赶紧转过身寻找着这个来路不明的声音:

    “三公子的箭法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你的雄心壮志却比二公子要强得多了...”

    冷静的想了下袁尚发现这个声音十分的耳熟,仔细看清那人的长相后他不禁脸色大变:

    “友若先生?”

    正当袁尚与站在他面前的荀谌四目相对时,握着铁弓的李蒙也悄然来到了他的身后。

    即使袁尚再不精明,此时此地荀谌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也绝不是那么简单的,因此他的警惕心并没有因为旧时的臣属关系而放松,右手仍旧握着长剑随时准备应对身后李蒙的突袭:

    “先生官渡之战后便袅无音讯,我们都以为你死在乱军之中了,没想到先生仍然健在,而且身边还有弓矢手法如此厉害的同伴...”

    荀谌轻轻笑道:“官渡之战在下侥幸脱逃,但是身为谋士却并没有阻止本初公犯下大错,以至于造成了今天这幅局面,故此在下不敢回邺城。”

    袁尚回以冷笑:“那这个时候先生回来,不是要说什么力挽狂澜的话吧?”

    面对袁尚对自己的格外谨慎和提防,完全在荀谌的预料之中,因此他并不介意:

    “此刻袁谭被围南皮,但正所谓困兽犹斗,曹cao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解决他,公子正可藉此良机出兵南下,若不然唇亡齿寒,到那时你可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看着荀谌的话直中自己的肺腑,袁尚心中也感到懊恼,他跨下马背向南走了两步,站在山头边上眺望着本是自己领土的南方:

    “这个道理我又何尝不明白,只可惜袁熙胆小保守,只顾听信司马懿的话。”

    一听到司马懿也在幽州,荀谌和李蒙短时间内的目光对视了一下,显然他们对司马懿的出现是格外在意的,然而荀谌却并没有将这种想法表现出来,相反的是他并没有去深追司马懿的问题,而是针对袁尚迫切想要收复冀州的软肋进行劝说:

    “虽然袁熙嘴上不愿意此时南下,但当真的卷进去的时候,我想他也不会置身事外的。”

    袁尚听得出荀谌的话中似乎另有所指,便转过身看了看他:

    “先生的意思是?”

    荀谌笑道:“现在张绣的人马恐怕也快要到东平舒了,我听闻渔阳郡守鲜于辅麾下有一员战将,此人名曰田豫,字国让,名列‘河北七龙枪’之一,其枪法精湛且富有谋略。”

    说到这个田豫,袁尚这才想起来原来幽州还有这么一号大人物,听荀谌提到他后袁尚如梦初醒般用左手紧紧握着马鞭,颇为兴奋道:

    “对啊,我差点忘了,袁熙之前与我说过田豫之才与张郃高览不相上下,只是他不喜好仕途,要不然以他的才能名气绝不会是现在这样。”

    看袁尚对自己的话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荀谌终于将话题转回到正题上:

    “我在来之前已经前往并州说服了高干,他不久便会出兵袭击邺城。将军可先伪造袁熙手令,命鲜于辅、田豫举渔阳之兵南下进攻东平舒,之前攻陷渤海的王凌和郝昭已经各自退回中山国和阳信,所以张绣此时是孤军突出,若是一旦取胜袁熙就不会再有丝毫的疑虑。”

    之前在袁绍庞大的谋士阵营之中,被传为最稳最深不可测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崔琰,另一个就是袁尚眼前的荀谌。现在荀谌的话已经完全勾起了袁尚的欲望,他认为荀谌的计谋是万无一失的,所以打算冒险一试,同时也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将袁熙的兵权一举夺过来。

    就如同荀谌所谋划的一样,袁尚趁袁熙不在时进入袁熙的书房,在自己早就写好的出兵命令上盖了袁熙的私印,同时也盗取了袁熙的兵符,偷偷跑到了圹平去面见鲜于辅。

    看到盖有袁熙私印的手书以及他的兵符,鲜于辅不疑有他,赶紧领命准备出击。

    但当他找来田豫商议具体出兵细节时,田豫却对这封突如其来的命令表示怀疑,他拿着袁熙的手书命令对鲜于辅说:“郡守大人,能不能把先前袁熙将军的手书拿来看看。”

    鲜于辅于是将先前袁熙亲自书写,意在让鲜于辅留守原地不得擅动的手令交给田豫,田豫仔细比对后对鲜于辅说:“我看此次出兵可能并非是袁熙将军的本意。”

    在田豫的指点之下,鲜于辅也看出了两封手书的字迹是明显不同的,于是他的心里也泛起了嘀咕:“袁尚为什么会假传袁熙的命令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