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宫变 (第1/1页)
公元253年(魏嘉平五年、吴建兴二年)八月,伐魏遭受重挫的诸葛恪回到了建业,神经敏感的他自知自己这一次颜面扫地,朝堂之上虽然没有人指责他,但诸葛恪内心却感觉到每个人都在用蔑视的目光看着自己,背地里所说的话似乎也都是对自己的非议。 为了守住自己的自尊心,诸葛恪愈发变得刚愎自用,他发现自己出征之后在吴帝孙亮的授意之下,孙峻和全公主开始大幅度的调整朝中重臣的职位,这令他感到极度恐慌,因为他自己也十分清楚和全公主之间的关系早已经貌合神离,吴帝孙亮对他的专权也多有不满。 担心地位不保的诸葛恪,开始秘密为自己谋划一条全新的出路... 一方面诸葛恪秘密与远在长沙的废太子孙和联系,暗中表达了自己想要扶助他重新登上天子之位的意愿,另一方面他派人送信给坐镇江陵的陆抗,希望坐拥荆州兵权的他能够在这件事上和自己站在一条阵线上,一面到时遭遇阻力可以镇得住局面。 令诸葛恪感到失望的是,无论是陆抗或是孙和,所给予的答复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孙和回信道,自己早已经不是太子,更没有参与朝政的意愿,更何况如今的吴帝孙亮并无失德之处,自己应当遵守先帝孙权的安排,不应行大逆不道之举。 除此之外孙和还劝诸葛恪不要做这种巨大的政治冒险。 而陆抗在收到诸葛恪的信后并无任何回复,就好像从来没有这回事一般,这让诸葛恪非常恼火,自知无法指望陆抗站在自己一边的诸葛恪,仍旧没有任何打消念头的意思,他擅自派人前往武昌修葺宫殿,打算择机发动政变将孙峻、全公主诛杀,随后自己在武昌拥立南阳王孙和为敌,彻底消除所有的威胁。 可是他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全公主所派遣在他府中的密探所得,并且丝毫不差的汇报了上去,一见诸葛恪决意谋反,全公主意识到再不下手很有可能会被诸葛恪抢得先机,于是他立刻联络孙峻、孙綝兄弟,联合起来将诸葛恪谋反的事实上告孙亮。 孙亮得知之后也深为惊恐,他立刻授予了孙峻全权处理诸葛恪谋反一案的权力。 得到孙亮的允许后,孙峻便与全公主密谋以邀请诸葛恪赴宴为由,在席宴上部署了埋伏。 当时有同情诸葛恪的知情人暗中通报了孙峻意图谋害诸葛恪的消息,诸葛恪心生疑虑,但还是在不知情的滕胤劝说之下,如约赴宴。 虽然诸葛恪在饮食方面格外谨慎,只饮用自己携带的药酒,但还是没有逃脱得多孙峻的暗算,最终在席宴之上为孙峻亲手斩杀,时年五十一岁。 诸葛恪去世之后,吴国的朝政迎来了全新的局面: 孙亮擢升孙峻为丞相大将军,总览全国军政,而孙峻由竭力讨好于全公主孙鲁班,两人互为表里,至此到孙峻去世的这段时间内,吴国的朝政全由他二人多把持... 吴国朝政的巨变传出之后不久,司马昭和司马炎等人也安全抵达了洛阳。 一到洛阳司马昭便立刻赶到了长平候府面见自己的大哥司马师,而一直担心他安危的司马师,看到司马昭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归来,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是放下了。 当时司马孚也在场,在简短的战事汇报之后,司马昭便着重描述了在小槐里遇刺的经过。 一提到这个话题,在场所有的人表情就格外严肃,司马孚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布帛递到了司马师的面前: “这是击退了吴军之后,有人匿名送给我的...” 司马师当着司马昭的面展开了布帛,两人在同一时间发现了上面所写的两个字: 叛徒... “看样子我们之前的猜测并不是杞人忧天...” 司马师看完之后将布帛递到了一旁的钟毓手中: “能够用这种口吻来称呼三叔的,也就只有他们那一帮人了。” 司马昭随即问钟毓说: “稚叔先生,能不能从字迹方面来查?” 钟毓摇了摇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