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下行走 (第1/1页)
一因为毗邻北方沧州。 远离雷州南境途径的大河河川。 加上那一年,确实遇到百年难遇的大旱。 旱情严重到,以至于庄稼颗粒无收的程度。 百姓连最简单的,填饱肚子的需求,都无法做到。 那个时候,其实相比于雷州北部。 北方沧州的旱情更加严重,百姓更惨。 但沧州历来都是贫瘠大州。 动辄便有旱情。 百姓早已经习惯。 加上沧州的官府,大多及时开仓放粮。 平息了祸患。 但可怜的是,杜占奎的家乡,却是出了一个狗官。 原本遭遇旱情。 县令本身便有权开仓放粮。 或者若是担心承担责任,大可以飞雁传书,向州府请示。 但可惜,那狗官草菅人命,不顾百姓疾苦,只想着将事情搪塞过去。 结果酿成惨祸。 邙山地界的北方,其实就是杜占奎的故乡旧址。 不过现在说这些事情,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 沧州贫苦。 明明只是一州之隔。 但是到了沧州,慧觉才知道。这一点,果然丝毫不假。 沧州的土地,大多荒芜干涸。 荒野之中,广袤的土地上,尽数都是遍布着稀疏枯草的黄土。 连树木都很少看见。 更加别说什么庄稼和灌丛了。 同样的,也因为沧州贫瘠,所以沧州虽然和雷州土地一样广袤,都算的上是天下百州之中的大州。 但沧州的百姓,就比雷州少多了。 一路往北。 慧觉进了沧州地界之后。 便没有再动用神通,而是像平常人一样,用脚步慢慢的走。 神通虽然广大。 可以让人日行千里、万里。 一夕游尽沧海、天涯。 但却失去了行走天下的意义。 慧觉记得,自己的师傅,广法和尚曾经说过,天下佛门,有许许多多著名的佛门大宗。 他们年轻一辈的弟子里面,大多有天下行走的说法。 所谓的天下行走,便是和苦行僧一样,游历天下。 只不过略有不同的是,苦行僧是追求苦难,以此来磨炼自身的意志。 而所谓的行走,是为了遍看天下人世百态,提升自己的阅历,磨砺自己的心境。 雷州劫数。 从邙山地宫开始。 一直到雷州三百万百姓殒命。 大劫落下帷幕。 慧觉看到了很多,见识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的磨砺。 但看到的东西越多。 他的心中,却是越发的有些迷茫了。 所以,他才想要看看天下百姓,看看人情百态,用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的,看看这个世界。 看看这个世界的百姓,看看这个世界的一切。 沧州境内,河流稀少。 甚至可以说是罕见。 对于百姓们而言。 最重要的水源,便是依靠井水。 所以,村落几乎都是围绕着水井而建造的。 这一口井,便是村民们的命根子。 赖以生存的源头。 因为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沧州只有很少能够用来种植庄稼的田地。 即便如此,田地里面,种植的,也大多都是一些耐旱的作物。 这些作物品种单一,大多生存力旺盛,但是产量低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