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 (第1/1页)
第七百一十九章正旦大朝三 一队队甲士出现了,他们各自手持不同的兵器,有方天画戟,有陌刀,有金瓜等等,不过看上去威力十足,不过都是一些样子货而已,比如方天画戟,用好了威力无穷,但是想用好却是太难,放到了历史上也没有几个方天画戟高手。 所以当今军中高手,几乎都用枪刀,很少有人用这样冷门的兵器了。 朱厚煌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一步步的走上台阶,坐在王座之上。 下面的文武百官一起跪倒在地,高呼道:“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们并不是下跪一次,三跪九叩,一起一服。 朱厚煌私下与人说话,从来不讲究这么多礼数,但是这个大场合不讲不成。朱厚煌想给文武百官拥戴,连文武百官本人都不愿意接受。 朱厚煌只好从之了。 不过,这个时候,朱厚煌从心中爆发出一种满足感,暗道:“孤今日才知道,什么叫做大丈夫当如是也。孤今日才知道,为王之乐。” 那种整个世界仿佛都抓在手先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朱厚煌很快清醒过来了。当声音落下,大殿之中一片寂静的时候,朱厚煌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孤从先帝之命,封蕃建国,于八年有余,终于有今日基业,诸位都是有功之臣,今日孤就在大殿之上,听诸位这八年之功,都做些什么?” 这就是东雍开会的风格。 所谓大朝会,并不是商议事情时候,反而好像是人大会议一般,凡是要是在大朝会上争执不下,这说明朝廷的运作出了严重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朝会就是总结上一年,展望下一年。当然了这是朱厚煌的理解。他虽然参加过大明的大朝会,不过,以朱厚煌藩王的身份也不过是后殿吃酒份。 “丞相上前入坐。”朱厚煌说道。 立即有人搬了一把椅子,放在最前面,首位之上。 王阳明说道:“谢殿下。”王阳明站在椅子前面,却没有坐下,轻轻咳嗽两声,说道:“自正德十三年,殿下奉先帝之命,封蕃建国以来。东雍一开辟四府,三十四县,四十三万户,百百二十万。其中四府是的雍南府,北港府,吕宋府,岘港府,其中三十四县,为雍南府所属大员县,澎湖县,戚氏县,邵氏县----” “北港所属,北港县,金瓜子县,----” “岘港所属,岘港县,海云关县,----” “吕宋所属,吕宋县,林氏县,南关县。” “共三十四县。” 王阳明张口即来。将这八年东雍的政绩进行了一个总结。 这些数字,朱厚煌早已记熟了,甚至让他来总结,未必比王阳明所说的少,但是如今听来,朱厚煌却有一种心潮澎湃之感。 甚至有一种,此生功业,与今足矣。 而所有文官看着高台上的王阳明,忽然觉得有一种神圣之感。 每个人负责的东西不一样,对王阳明所说的数据,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所有人对其中的一部分都非常熟悉,那是他们负责的东西。 在很多的人眼中,八年创下如此大基业,都有一种神秘的因素,甚至很多在朱厚煌面前不假辞色的人,此刻却不敢直视朱厚煌了。 儒家将皇帝神秘化的手段相当不错。 朱厚煌虽然懂的礼节,但都是以入乡随俗的心态去看,并没有多看重,平时与这些臣子商议事务的时候,与后世的上下级关系差不多。 时间长了,他们也都不在朱厚煌面前拘束。 但是此刻他们却忽然发现,原来之前与他们不摆架子的人,是一国之主。 王阳明说完之后。 朱厚煌轻轻说道:“王先生请落坐。孤迁都南都,就是为了经营南疆,暂且乃古晋,南都,马六甲纳为一府。号南都府,此三地彼此海路相连,孤希望广迁百姓,数年之后,我雍国四府,可以为雍国七府。” 王阳明起身行礼说道:“臣谨受命。” 朱厚煌说道:“枢密院使何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