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山海经中的妖怪 (第4/4页)
aoma、在埃及被称为sa.它的本质是女性的经血(menstrualblood),是诸多文化传说中太母女神创造万物的神圣之血;桃果上的凹陷亦被作为女阴(yoni)的象征。在道教中,桃果象征着处女、也代表成**性的体液,道士认为通过吸取这种体液可以使男子延年益寿(类似印度的Tantrism派对于女性“能力”的看法),比如经常看到的寿星捧桃图,都会描绘一位前额硕大的老年男子用一根手指指向桃果的凹陷,根据道士的理论,寿星之所以长寿,是由于其前额储存的女性体液的缘故,桃果的凹陷代表女阴,手指代表男性的性,器,至于那些体液是怎么来的,相信诸位都明白,不赘述。这也是道教中腐败和纵欲的源头之一,很多道士甚至在宫廷中进行类似的表演以蒙骗那些乞求长生的君王。 嫦娥:后羿的妻子,拥有传说中“不死的神肴”(ambrosia,指经血,详见“西王母”项)、掌管生命的魔法。由于嫦娥独占了神肴,使后羿非常嫉妒,因此嫦娥抛弃丈夫独自一人居住在月亮上(类似莉莉斯抛弃亚当),并且只将神肴与女性分享,因此女性有月经,而男子则不能。 鴸(zhu):也称为“#124;鴸”(zhi/chizhu),人面鸟身,有的传说中称这种鸟的脚就是人的手。据说鴸会危害士人和君子,它出现的地方,必定会有很多士人被流放。据称,这种鸟的原名是“丹鸟鴸”,来自尧帝的儿子“丹朱”之名,丹朱为人恶劣,加上当时并没有父权子继的习惯,所以没有得到继承权,丹朱的怨恨化为这种怪鸟、希望通过迫害士人打倒扰乱政纲的目的 修蛇:古代中国的巨蛇,也叫做巴蛇,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一听就是胡说八道,洞庭湖附近产大象吗?)。由于修蛇也袭击人类,所以黄帝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修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在称为巴陵。 有关后羿杀修蛇的传说,和上帖中提到的凿齿类似,可能修蛇是指被华夏族击败的少数民族,只是在传说中被妖魔化而已。 烛阴:又称为烛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人面龙身的神,据说其身体通红、长达千里。烛阴居住在中原北部的钟山,在山上俯瞰世间。它的两只眼睛是上下排列的,一只代表太阳、一只代表月亮,烛阴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那么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不用饮食,很少呼吸,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 这个神明显来自古代对气象的自然崇拜 鵕(jun):原名“鼓”,是烛阴之子,和父亲一样是人面龙身之神(也有说法称其人面马身、长有蓝色羽毛)。传说鼓生性阴险,和另一名叫做“钦丕鸟”的神一起谋杀了名叫“葆江”的神。由于犯了天条,两个都被处死。鼓的怨恨转世成为叫做“鵕”的怪鸟,外形象枭、脚为红色、身体黄色、头部白色,鸣叫的声音象天鹅。鵕的出现预示着旱灾的发生。 传说“钦丕鸟”的怨恨变成了怪鸟“大鹗”,详见后述 大鹗:传说由于和“鼓”合作谋杀“葆江”,恶神“钦丕鸟”被处死,他的怨恨转生成为怪鸟“大鹗”,它的外形象鹫,身体上有黑色斑点、额头白色、喙为红色、爪子象虎爪、叫声象鸭子。大鹗是战乱之兆。 猗即(yiji):字为上帖中的A4。传说中招来火灾的怪鸟。 九婴:传说中一条名为“凶水”的河川之神,长有九个头,被后羿杀死。 犰狳:蝗灾之兆。据说这种幻兽外形象兔子,但是长有鸟喙和蛇尾,它的出现预示着大蝗灾。 人面鴞:旱魃之兆。据说人面鴞外形象枭,但长有人脸、狗尾和象猿猴的身体。 封豨:传说中在南方楚地作乱的大猪,武器无法穿透它坚硬的外皮,最后被后羿捕获。 浮游:“浮游”是共工的手下,在共工反叛颛顼失败之后自杀,成为怨灵。据说战国时代,晋平公在屏风前梦见了红色的熊,从此一病不起。平公向郑国的子产询问原因,子产回答:“很久以前,共工的大臣浮游因为反叛失败而自杀,后来他化身为红熊为害人间;要是在宫殿里看到浮游,王政就会崩乱;如果在门口看到浮游,臣子就会作乱;在屏风前看到浮游,不会有大事发生。 贵主还宫,洞亭凝碧;柳生不在,谁会此意——龙女二、月出皎兮,劳心悄兮;有意变化,君莫笑兮——狐仙三、老鱼跳浪,瘦蛟婆娑;巡行不已,尽职尽责——夜叉四、来历不明,土长土生;傍着牛哥,冥界逞雄——马面五、曾于法华领大车,剪尾跑蹄归我佛,南无阿弥陀——牛头六、都江堰下,千古英风;二郎在此,波澜不惊——二郎七、君貌狰狞,君心公正;青林黑塞,唯君所命——判官八、百箭攒心,心尤未死;毅魄归来,两狼泣下——七郎 九、云路万里,百邪不侵;西域来此,建旗羽林——辟邪十、千戚之舞,猛志常在;以腹待首,天刑何有于我哉——刑天 在"南山经"中,说的是古代有一座柢山,山间多水,不生长草木。有一种鱼,名叫鱼,它的形状象牛,尾巴象蛇,月夜下长着翅膀居住在山坡上。它发出的声音像是拉耕犁的牛。这种鱼冬天蛰伏,毫无生气,像睡着了一般,到了夏天它又复苏过来。吃了它可以不生痈疽肿毒。还有更神奇的,在青丘山的即翼湖中有赤鱼,样子象鱼,却长着人的面孔,声音像是鸳鸯的叫声,吃了这种鱼,可以不长疥疮。 在"西山经"记载中,说在英山的禺水里有许多鱼,样子像鳖,它的叫声像羊叫。在泰器山的观水中盛产文鳐鱼。文鳐鱼形状像鲤鱼,别致的是,身子像鱼而长着鸟的翅膀,身上有黑纹,头和嘴却分别是白色和红色的,常从西海游到东海。它既能在水中游,又能在空中飞,不过总是在夜间飞翔。每当飞翔的时候,它就发出鸾鸟般的优美鸣声。这种鱼的rou酸而带甜,吃了它可以治愈颠狂症。这是吉祥鱼,它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将五谷丰登。 在乐游山的桃水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鱼,其状像蛇,但有四只脚,能吃别的鱼。在英山的陵羊泽有一种冉遗鱼,鱼身、蛇首、六足,两眼的形状像马耳朵。看它的样子长得怪吓人的,吃了它的rou却能使人不眯眼,可使人逢凶化吉。 还有一种蠃鱼生长在邽山的洋水里。鱼有双翼,叫声犹如鸳鸯。平时轻易不出现,一旦在哪里出现,哪里就要发大水。在渭水河里,还有一种鳋鱼。样子象鱣鱼,它一出现,天下就要出现战乱。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说:"壮士挺剑,气激江涌,鳋鱼潜渊,出则,民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