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剑神_第305章 吐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5章 吐蕃 (第2/2页)

遍就够了,能够收服多少,就收服多少,这样总有人能够帮自己分摊一部分压力。

    当然吕涵阳不怕对方单独来找自己,那样只会是给自己送菜的份,只怕对方成群结队的抱成团,这样自己单打独斗太吃亏,不然那吕涵阳才不会这样满世界的搜寻这些家伙,将他们收归麾下呢。

    当然,吕涵阳把这些外来玩家降服之后,他就不能够重复的获得真元奖励了。所以他现在也不好去衡量利弊,但是他不后悔,没有真元奖励自己的修为提升也不会缓慢太多。

    现在大唐每天给吕涵阳带来的真元上限提升也已经不少了,至少一天百点以上是稳定的,因为吕涵阳现在带给大唐的好处显而易见,三种农作物已经在大唐生根发芽,水稻的好处已经体现出来,在去年蝗灾的时候,岭南的粮食就从未断过的往北运。

    而今年,吕涵阳赐下的土豆和玉米也在关中大地上生根发芽了,无数的玉米杆屹立在田地之中,青翠的颜色让所有百姓看到都觉得这是一种好庄稼。

    而土豆,虽然貌不惊人,但是却因为不挑地,耐旱的原因,成了关中百姓种植在山地上面的最佳作物,原本在山地这些土地上,种植小麦会没有好收成,但是现在朝廷今年向京畿地区的百姓推广土豆,也让无数百姓开始选择这种新作物。

    在这个时代,皇家的信誉是最好的保障,所有百姓在朝廷推广土豆和玉米的过程之中,都选择了相信朝廷。而且朝廷为了鼓励百姓种植这些新作物,皇上李二还下了圣旨,种植新作物的百姓,上交的佃租比往年少交三成。

    这样的旨意,激发了这些百姓的热情,因为他们相信不管是什么作物,只要种下地去,总会生长出好的庄稼,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懒惰的庄稼人。这是大唐百姓最朴实的想法,因为他们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的,只要辛勤劳作,土地是不会骗人的。

    不管怎样,现在大唐已经进入初夏,整个关中地区除了青翠的麦田里面帽子已经开始抽穗以外,还有靠近河边的水田里面秧苗也已经含苞待放一样的抽出了水稻的雏形。而在山坡地上,无数的田垄被堆起来,上面都有一些低矮的植株生长。

    土豆就种植在了这些山地上面,甚至在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灌溉,全靠老天爷降雨的地方,这些土豆都生长得很好。而山脚下也有着一大片的玉米地,玉米杆已经涨到了人那么高,也开始结出玉米棒子,在玉米杆的中间部位,抽出了无数的嫩红色的胡须。

    一切全然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在这关中大地上,无数百姓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这一片大地的翠绿,而在今后收成的时候,换来一片金黄。

    就在这初夏时节,吕涵阳他们回来了,从天竺回归。直接翻阅了喜马拉雅山,从吐蕃一路朝着中原王朝而来。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吐蕃也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不过他们全都跪在了雪山之下,因为他们看到了的是一头十几丈高,三四十丈长的巨大的三个狰狞头颅的大狗,而且这条狗的身上燃烧着黑色的火焰,在飞过之后,雪山上的积雪都被消融了一大截。

    这是小三一路上飞奔的成果,无数的吐蕃人在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成了最虔诚的教徒,不过他们信奉的不是佛教,而是苯教。是发祥于高原上,土生土长的高原教派。这是雪山的儿女对着大自然最初始的崇拜。在这个教派之中,整个雪域高原上,有着无数的神灵。

    而这无数的神灵庇佑着雪山上所有的人,让他们能够在这里生存。所以他们要对神灵感到敬畏,要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给神灵。

    吕涵阳没有注意到这些事,他也没有那么大的神通去关注到下面这些吐蕃人今后的行动,毕竟吕涵阳也无法跨越时间。所以他不会知道,在小三从高原上跑了一趟之后,整个雪域高原上,原本接近统一的吐蕃王朝,再一次开始分裂。

    吐蕃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明主,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他现在不过才十几岁的年纪,但是却励精图治,甚至为了获得泥婆罗的支持,不过十几岁的少年迎娶了已经三十几岁的泥婆罗尺尊公主。从而获得了泥婆罗数千将士的支援,其中还有十位战象骑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