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孙尚香的动摇 (第1/2页)
已经是深夜,太守府书房,仍是灯火通明。 孙权张昭周瑜和鲁肃四人,仍在讨论关于刘修的事情。 双方分为两派,张昭坚定的认为下嫁孙尚香给刘修,是可以缓和荆州江东关系的,认为应当放任刘修娶孙尚香,这一坚持,是张昭一直就倡导的。 周瑜鲁肃站在一边,则认为刘修的威胁太大,必须扣留在江东。 因为这一事情,双方争论不休,一直没有结论。 张昭已经五十出头,头发花白,垂垂老矣,但争论起来,丝毫不显老,也丝毫不显疲惫,他双目湛然,面容冷峻,喋喋不休的道:“主公继承先主基业,至今已经是第三代。这一次联姻是江东提出来的,最后却要扣留刘修,要让刘修在江东成婚,这不合理啊。” “消息传出后,江东的万千百姓如何看待主公?荆州方面又如何看待主公?天下人又如何看待主公?” “老夫知道,扣留刘修有好处。” “老夫也明白,扣留刘修,就有攻伐长沙郡的机会。” 张昭面上流露出担忧的神色,道:“可是,一旦把刘修扣留下来,主公失去的,是天下人的信任,以及自身的威望。主公以后发布号令,或者邀请天下诸侯共襄盛举,谁愿意相信主公呢?” “信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用处的确不大。” “但目前主公的实力,相比于曹cao,相比于荆州,仍然有所不足,还需要隐忍。” “不论是名望,亦或是信义,主公都需要不断的积攒,不能随意挥霍。” 张昭语重心长的道:“公瑾和子敬的想法,老夫明白,但是不计代价,不择手段的做事,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就会出现问题。请主公三思,为主公自己,为江东,多一丝考虑。” 孙权听了后,点头称是。 之所以难以决定,就是因为不论是张昭,亦或是周瑜鲁肃,考虑的都是正确的。 只是,双方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张昭的出发点,是孙权的信义以及威望。一旦扣留刘修,对孙权的信义和威望必然有影响。 周瑜和鲁肃考虑的,是刘修带来的威胁。尤其是通过白天的争辩,以及晚上酒宴上刘修展现出来的通权达变,都令孙权深深的忌惮。 孙权的心里面,也不愿意释放刘修。只是孙权毕竟是一方之主,在实力不够强的情况下,必须考虑自己的形象。 威望和信义,在某些时候,就是一个人的资本。 周瑜眼眸眯起,道:“主公,扣留刘修,是必须做的事情。如今的江东,想要再发展,只能对荆州下手,扣留刘修,既保全了尚香的幸福,也有了攻打长沙郡的机会。” “至于信义和威望,曹cao是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顾忌形象吗?” “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 周瑜眼眸锐利,断然说道:“至于荆州方面,我们扣留了刘修后,攻入长沙郡指日可待,攻克荆南四郡目标可期。一旦拿下了荆南四郡,拿下荆州就为期不远了。” 鲁肃点头赞同,道:“从长远来考虑,扣留刘修,好处胜过弊端。刘修此子的能力,颇为不凡。” 张昭听了后,忍不住轻叹了声,他始终不赞同周瑜和鲁肃的观点。 但决策权,却在孙权的手中。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相比而言,扣留刘修带来的好处,的确更大。”孙权仔细的权衡后,沉声道:“从现在开始,全面监视刘修的一举一动,限制刘修离开吴县的县城。” 孙权眼眸一冷,直接做了决定。 张昭轻叹,只能应下。 周瑜和鲁肃闻言,顿时松了口气。周瑜最担心的,就是把刘修放回去,然后造成豫章郡动荡,扣留刘修,豫章郡的威胁就此消失。 孙权话锋一转,道:“另外一件事,二十五日,是母亲的四十-八-大寿。” 张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