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砍 了 (第1/1页)
风浪呼啸,在这大昏夜里,元江一千多由爨(cuan)焚(白族)、么些(纳西族)等少民组成的军队在那备带领下,已至山腰,分散进密林向山寨靠近。 他们自干崖(元江土司府所在城)一刻不停歇,过南甸县进入藤越地界,长途跋涉,已是疲惫不堪,按理该今日不战,像林青一般扎营才对,但有着土司儿子那备命令,谁也不敢生出怨言。 值得一说的是,生活在土司管辖范围内的底层少民并不比汉人百姓好过多少,甚至在宋元明时,更要差些。 因为从宋朝开始,为保持与土司的联系,要求土司每年都需要向中央王朝朝贡,历经元明两朝,土司中的上层人物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进贡的贡品之丰厚,有诸如黄连、犀角、麝香、蜂蜜、茶叶、骡马等等特产,其量之大,在西南极边饱受战乱之地,剥削地都是底层百姓。 每年进贡这样多,对每一个土司而言,自然无疑都是吃力的,但土司们却又乐此不疲,十分热衷,因为中央朝廷为彰显皇家尊贵,回赐的,或者说施惠的质量往往都不低,通常都是回赠金银、珠宝、绸缎、食盐等等。 土司们剥削下层,把他们的拿走了,得到回蹭之后,却不会赐还他们,只会自己享用。 所以说,宋元明时,底层少民的日子,并不好过。 到如今清朝入中原定鼎建国,改变了自宋朝开始进贡的方法,把少民土司进贡的贡品折银两入库,就地交纳,表报入朝,且不给回赐。 这样一来,进贡了却没有回报,各大土司都是怨声载道,比前几朝进贡的贡品质量和数量要差了很多。 当然,滇南如今进贡给的是吴三桂,依吴三桂的性格脾气,清廷况且要每年拨银给他当军费,这些土司的贡品进了自己口袋还想要回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都被他拿去同蒙古、西藏换马了。 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吴三桂与各大土司的关系并不好。 对土司们来说,清朝以前进贡了有回赠,现在连回赠都没有(历史上三藩之乱结束后,所有地区上贡都是没有回赠的,当然,现在三藩辖区也是没有的),自然更加重了对底层的强征滥取,照道理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该有反抗,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该起义吧? 答案确是没有。正如凤山这些兵,这些土司辖内的少民,是无偿劳役,是没有任何土地,没有任何军响的,土司让他们干什么,哪怕是极不合理的,不人道的,他们或许在心里还会认为是合理的,他们的一切都是属于土司的。 而土司制度之所以还能维持,皆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制度,如前文所述,军队需要依托社会制度存在,土司制度,说白了其实就是农奴制,只要是生活在土司制下的少民,都是要为土司无偿服务的。 如果说满清入关建国是野蛮又一次征服了文明,那土司制度的话,用两个字来概括比较恰当,那就是原始。 没有金钱、荣誉、责任感的激励,纵使杀敌十个,乃至百个也没有军制来给你升迁,想出头,需要看土司的上层人物是否看中你,这样前方看不到希望,这些军队,或者说这些土司的奴隶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行尸走rou般的千余奴隶兵犹如埃及木乃伊一般,聚拢在了山寨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