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水浒传_101童宣抚诏罢应奉局 呼保义明志黄龙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1童宣抚诏罢应奉局 呼保义明志黄龙府 (第2/2页)

。是以贼势大挫,方腊之乱得以速平,此是后话。

      断章句,话分两头。且说方腊自破杭州后,遣大将方七佛引众六万北伐。方七佛欣然领命,挟得胜之师,径奔崇德县。那崇德县县令听闻贼兵寇城,早已无踪。贼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得一县。方七佛志得意满,对部下道:“我等破杭城距今仅二十余日,又下一县,此非天灭赵宋么?”当日马不停蹄,北上进围秀州。早有人报入城内去了。知州宋昭年接报,忙与统军王子武商议御敌之策。王子武道:“贼军远来,风头正盛,不可迎战。只宜坚壁清野,固守待援。”宋昭年称是。当下即将城外百姓尽数迁入城内,焚毁城外屋宇。填埋水井,紧闭四门。王子武又聚兵与州民登城固守,高声道:“贼兵残暴异常,闻那方腊初反时,夷方有常家四十余口。其后每下一城,不论老幼&男女,或凌迟、或腰斩、或剖腹剜心,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诚骇人听闻。今贼兵临城,若殊死拒之,或有生机。倘若城破,则鸡犬不留耳。诸君细思之。”众人皆拱手道:“愿与贼人决一死战!”遂倾力守城,以待贼兵。

      那日乃正月十九日,方七佛引兵至秀州城下。见城外遍是瓦砾,城头州民守御。不由心下大怒,急挥军攻城。怎奈城内军民被王子武一番激励,个个报必死之心,同仇敌忾。贼兵连攻数日,死伤枕籍,仍不能破城。副贼盛九、沈五谏道:“秀州坚固,旦夕不能打破。不如绕城而过,直取苏州。”方七佛怒道:“区区秀州,便不能下,何谈扫天下!”执意攻城。看看已到正月二十八日,宋昭年、王子武正率兵民与贼激战,忽见贼兵阵后尘头大起,却是王禀、辛兴宗、杨惟忠引兵来援。当下举城振奋,王子武急命开门,引兵马出城迎战。方七佛大惊,不及防备。被官军表里合击,大败亏输,折兵九千余名。贼将沈五被王禀一刀砍死,众贼狼奔豕突,望杭州狂奔。童贯引大兵入城,城围遂解。

      次日一早,统制辛兴宗对童贯道:“昨日一战,已挫贼锋。当一鼓作气,收复杭州。”童贯颔首。当日整顿军马,童贯与王禀领中军,辛兴宗领前军,杨惟忠领后军,领裨将王渊、黄迪、刘光弼等水路并进,直取杭州。

      再说方七佛引残兵败回杭州,诉说北攻秀州失利。那草头天子方腊大怒,欲斩方七佛。幸得伪相方肥求情,方免一死。连贬三级,留于军前效命。吕将谏言道:“为今形势,杭州已不可守。陛下宜速离杭,坚守睦、婺等州,此乃唯一可行之计。”方腊道:“杭州乃我军血战而得,怎能拱手送人?我便御驾亲征,激励三军锐气,以破官军!”吕将再三相劝,方腊怒道:“朕意已决,勿复多言。”吕将叹息而出。

      那日已是二月七日,辛兴宗、王渊等前锋,进抵清河堰。早见方腊引众贼列阵以待。辛兴宗望见方腊军中旌旗蔽日,枪戟如林,声势雄壮,非方七佛之军可比,心颇惮之。未及布阵完毕,早见方腊拔剑出鞘,引贼众卷地而来。直杀得天旋地转,海覆江翻。官军立脚不住,当下被赶得星落云散,七断八续。一万军马,折损三千余人。幸得王渊命军士列成阵势,以神臂弓乱射贼军,方不致大败。次日,童贯领兵至清河堰,重整军马。两下列成阵势,与贼兵又厮杀一番,也不曾得半点便宜。如是连战五日,贼势愈盛。童贯且令坚守不出,两下敌住。

      是夜,童贯于帐中会议,商讨破贼之策。众将见贼势浩大,皆惶怖无计。童贯怒道:“王师竟无人耶?”话音方落,只见帐外冲进一人道:“小将不才,愿乞兵两千伏北关堰。明日诱贼过而击之,定可大胜。”众人看时,却是先锋王渊麾下小校韩世忠。且住!这韩世忠破西夏,复东平,累有战功,怎地做了小校?原来上年韩世忠助曾孝蕴破梁山后,引军回延安府。童贯素闻其沉勇,欲收为心腹。不想韩世忠与众将见童贯时,众人皆跪拜,独韩世忠长揖而已。童贯大怒。适逢有人密报童贯,王进于东平府私放史进之事。童贯便以纵敌为名,欲斩王进、韩世忠二人。幸得种师道求情,方免死罪。却贬二人为小校,留于军前效力。

      当下童贯见是韩世忠,心下不悦道:“对敌大计,岂是你能知的?左右与我叉出去!”王渊道:“大人息怒,以末将愚意,贼谓我远来,又连番小胜,必轻视我。明日可遣韩世忠搦战诈败,大人引兵马以强弩伏数百步外,必可得志。若不能胜,那时再作责罚不迟。”童贯见说,开言道:“既如此,就依王先锋之言,且观明日胜败。”当夜众将各去准备,王渊回营后,暗地里好言抚慰韩世忠一番。韩世忠称谢,自去安排。一宿无话。

      次日一早,韩世忠点起两千锐骑,直到方腊营前挑战。当日正值苏州反贼石生在营前巡绰,见官军到来,弯弓搭箭,欲射韩世忠。只见韩世忠摇摇手,似教其勿动之状。石生不晓其意,便勒马不动。当下韩世忠纵马向前,蓦地大犼一声,抡刀便砍。背后军卒呐喊一声,一齐杀来。石生措手不及,只得弃了弓,绕阵乱转。早吃韩世忠飞马追上,拦腰一刀,挥为两段。霍地下马,割了首级。众贼见石生身死,急报与方腊。方腊听了,亲自披挂上马,引部将出到阵前。

      当下贼兵将韩世忠指与方腊,方腊回顾左右道:“谁与我拿下这厮?”话音未落,早飞出一将,抡刀直取韩世忠。方腊看时,正是方七佛。韩世忠也不答话,舞刀相迎。方七佛忿秀州之败,使尽平生本事。韩世忠要建功劳,施展天授神威。两个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败。韩世忠暗暗称奇。便跳出圈子,拨马而走。方七佛怎肯罢休,引军急追。行不到五里,早到北关堰。只听一声炮响,官军伏弩齐发。王禀居中,杨惟忠、黄迪、何灌在左,辛兴宗、王渊、刘光弼于右,一齐杀出。贼兵大乱,自相蹂躏。幸得方腊引军来援,两下于江涨桥敌住厮杀。

      正乱斗间,忽见贼军后队迭头呐喊。王禀等定睛看时,只见一彪军马直冲敌阵。贼兵抵当不住,土崩瓦解。方七佛、吕将等见不是话头,忙簇捧着方腊,望本城飞逃。一众贼兵,六神无主,吃官军四面合击,杀得尸横野烂,血染沟渠,死伤两万余人。方腊等慌忙入城,官军趁势杀到杭州城下。贼兵紧闭四门,据城还击,官兵只得暂退。

      回说官军队里,先锋王渊见韩世忠果立奇功,不禁叹道:“真万人敌也!”当下众军合兵一处。童贯亲引众将去见增援之人。看官,你道那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那天下闻名的天章阁待制、歙守曾孝蕴。原来曾孝蕴自引兵打破梁山,奉旨回歙州驻守。彼时方腊起青溪,曾孝蕴约敕郡内,无得奔扰。又因青溪至歙州之路,皆鸟道縈纡,两旁峭壁万仞,仅可通单车。曾孝蕴便于两崖上驻兵防遏,因此贼兵不敢犯境,人心稍安。其后天子因宋江等仍据青、齐等处,又下旨令曾孝蕴收复青州。不想曾孝蕴去后,守将郭师中以雾毒为辞,将兵马移屯山谷间,竟被贼兵乘势打破歙州。天子因方腊势大,御笔改曾孝蕴知杭州,以遏贼势。曾孝蕴中途折返,单车至杭州时,贼已破城。又打探得官军已前来,便引兵屯于杭州城东。那日得知官军在清河堰与贼激战,便引军前去,因此相助得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