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七章 明媒正娶 (第2/2页)
知道这人的身份了,原来是姚充华的父亲啊。她原本还在想呢,虽说皇后的家族在易邺城颇有些权势,但是在盛京根本就不够看吧,怎么就让说动了那么多官员为其办事。 却原来他们想的都和她一样,皇后曾经对皇上的恩情!只要皇后不是做了什么逆天的大事,就一定能将她的后位坐到死,哪怕家世背景并不深厚。但是曾经终归是要淡忘的,现在百姓们兴许还记得,只不过时间一长,再不时制造些什么事件,总归是能将皇后的形象给磨灭了。 现在还不是硬碰硬的时候,要依附,等将来时机到了,才是一举推翻的时候。且皇后在朝中无甚势力,此时依附上去,还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想通了这一点的人,自然就提醒着自家在宫中的女儿,现在你什么都没有,在宫中首要的事情,就是攀附皇后。 柏小妍想着,怪不得当初最先来挑衅她的人,会是姚充华。 不过这些人拿皇后当大树抱,还想着一朝拔了她的根,皇后又怎么会不明白,只是她现在也需要借着他们的势罢了。因为利益一致,所以两方融洽的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过也还是那句话,时间一长就总会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柏小妍等着到时候看他们,狗咬狗。 “三皇子有何事?”陶安泰的语气不大好,不过柏小妍瞧不出来,他是真的生气了,还是故意如此,想要鞭打鞭打这些有心将手伸进后宫的朝臣们。 “启禀皇上,三皇子年幼,又失了生母,臣担心这会影响到三皇子的成长。故臣斗胆提议,将三皇子交由其它后妃抚养。”姚尚书虽然抬着头,但是眼睛却怎么也不敢抬起来看陶安泰,应该是被陶安泰的语气给吓着了。毕竟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虽然陶安泰不是那些不讲事理的昏君,但登基后所办的那些事,都让朝臣见识了他的手段。 怀柔却不失底线,铁血但决不冷血。 帝王权术,已然学了个透,吃了个透,便是这样的皇帝才让人更加害怕。 陶安泰的眉头微微皱起,眼光从每个朝臣的身上扫过,最后似是缥缈,又似是重压千斤地压在姚尚书的身上,“那么,姚尚书的心中可是有了人选,就比如,姚充华?” “回皇上,臣认为姚充华并不合适。”陶安泰那话尾微微勾起的音调,听得姚尚书心里直发颤,“臣思虑良久,这宫中后妃懂得如何抚育幼子的,只有皇后娘娘,故臣认为,皇后娘娘才是最好的人选。” 姚尚书的话说完后,陶安泰的眉皱的更拢了,似乎是在考虑皇后能不能胜任,片刻后,陶安泰便舒展开了眉头,转头看向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皇后,问道:“皇后身边已有了逸儿、茵儿、桓儿,可还抽得开身?” “回皇上,妾身今日随皇上来这早朝,一是为了迎接三皇子,二也是为了姚尚书所说之事。只是,那人并非妾身,而是李贵人。”皇后转过身对着陶安泰微微颔首,边说着便看向众位大臣,“正如皇上所说,妾身身边已有了三个孩子,只这般,平日里就有照顾不到的时候,所以妾身虽有这么想过,却也抵不过现实。” 陶安泰听着点了点头,皇后这话讲得极在理,根本就不给人找到一丝反驳的地方来。 说完或后停顿了会儿的皇后见陶安泰只是点头,却没有出声,也就继续说了下去,“就在妾身担忧的时候,李贵人来寻了妾身,说她愿意将三皇子接到她的身边,从此将让他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养。妾身想着,李贵人虽没有抚育过孩子,但照顾人的经验总归比别的meimei们来的多,便就想着不若就如此,来殿上为李贵人讨一个机会。” “李贵人……”陶安泰沉吟着,他倒是没有想到,这李贵人也会来横插一脚。三皇子他是肯定不会交给她的,哪怕是给姚充华抚养,也比李贵人来的好。不过李贵人这一举动,背后代表的东西可就多了,这才是真正让陶安泰深思的事情。 “是,正是李贵人。皇上觉得可能将三皇子交给李贵人?”皇后见陶安泰迟疑的样子,再次问道。听说,李贵人曾尽心服侍过皇上的祖母,这也使得祖母在临终前,将李贵人托付给了皇上好好照顾。 虽然后来陶家家破人亡,李贵人也不知所踪,但不知是缘分使然,还是如何,多年后皇上竟然在牙婆子的手里遇见了李贵人。 好一段缘分!皇后只能在暗地里咬紧牙根,因为是祖母的临终嘱托,所以为了皇上的名声,也为了自己的名声,皇后不好下手。可如今不同了,到了宫里,这栽赃嫁祸、借刀杀人可是常事,加之她又是皇后,谁敢说李贵人是她害的。 要抚养三皇子这事可不是李贵人来求的她,而是她若有似无地在李贵人面前提起,这才让李贵人生出了心思。不过既然生出了这样的心思,她就该好好地帮她一番,不能让她失望,不是吗! “畅儿,你以后可想和李贵人一起住?”陶安泰没有直接回答皇后,而后转过头问着乖乖让米内侍牵着的三皇子。 “畅儿不想和李贵人一起住。”之前姚尚书的话三皇子可能没有听懂,但是皇后和陶安泰的话他却是听懂了的,这嘴巴也就不开心地嘟了起来,听见陶安泰问他,连忙就说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