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初入蒙学 (第1/1页)
踏过乡村雪地,走过羊肠小道,终于来到了墨斋。 兄弟二人叩门,一个短衫小厮来开门,小厮生的唇红齿白,微笑着道:“是沈二和沈三吧?老爷在后堂等你们,随我进来吧。” “多谢小哥。”沈康微笑着拱拱手。 小厮走在前头,笑道:“今日王允病了,没能过来,你们俩算是吃小灶了。这可是牛郎织女鹊桥会。” 王允,便是那位屡败屡试的童生老大爷。 “什么意思?”沈昌问道。 小厮笑道:“一年一次呗。”他顿了顿道:“王允可勤奋了,除却休学,都会来的。” 沈昌笑了笑:“原来如此。”心里却想,刘相公的一个小厮随口说句话他都听不懂,欠缺的实在太多了,心里暗暗下了决心要努力奋进。 拐过两三折来到了后堂的授业堂,这授业堂地方倒是宽敞,却只在正位放着一张长方榻几一张软榻,下首两张矮榻并排安置,后面一大片空间都空闲着。 难不成,整个下南村,刘源只收了王允和他们兄弟两个学生? 刘先生端正的跪坐在正位的榻几后面,见兄弟二人进门,板着脸道:“落座。” “谢先生。”二人朝他躬身拜了拜,一左一右跪坐在了下方的榻几后面。 跪坐啊... 双腿并拢而跪,屁股轻轻坐在脚后跟上,这种姿势实在难熬,可上身却还要保持端正、不偏不倚,简直就是折磨。 刘源清咳了两声,随手翻了翻书页,轻咳了两声,缓缓的道:“从前你二人皆是乡野顽童,但自今日迈进此门起便是学子,一言一行皆要有所思再有所行。将来哪一日被我听到你们行恶事,那咱们的师徒情谊也就了断了。到那时,不必来问我,也不必来见我,便当作从未有今日之谊即可。” 他的语调是标准的南京官话,也是时下流通最广泛的一种语言。沈康听得有些费力,但大概意思还是听得明白的。 刘源目光扫视着沈康与沈昌,见两小儿并未有什么表情变化,又半眯起眼睛,接着,一字一句,缓缓的道:“我为你们定下五点规矩,你二人听好。” “是。”二人齐声回答。 刘源缓缓的道:“一禁成群戏耍,二禁彼此相骂,三禁毁人笔墨书籍,四禁搬唆倾害,五禁有恃凌人,此处人五禁,违者罚字一千,听懂了么?” “听懂了。” 沈康想说,跪坐真的很累,腰酸背痛脚麻,可他不敢说啊...只能白着脸勉强笑。 “嗯。”刘源唇角略微露出一丝笑意,将身侧两张写满字的宣纸拿到了榻几上,道:“闲话少叙,今日你们开蒙,开蒙期间主要教习习字、读书、作文。最先要学的便是三字经,别看三字经仅有一千多字,词意浅显易懂,但其中的道理却足可让你们受用一生,所以先辈才会将此文作为蒙学第一讲。”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许后面还有孝经、二十四孝、王阳明的大作《社学教条》等等。 沈康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这些对他来说算是信手拈来,但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 他需要做的,是巩固这些从前死记硬背的书,是倾听这个时代的声音,是更好的理解古人的智慧。 只有基础教育扎实,以后作文才能跟得上,循序渐进嘛,他一点也不急。 刘源道:“这是我为你们誊写的三、百、千,你们拿回去好生练习。” 沈康正愁没有教科书,原来刘源早有准备。 他心中升起一丝暖意,尽管刘源板着脸,假装面冷,心里也是为他们考虑的。 沈康手扶着榻几,双腿已经发木,这一站起身来,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往脚上灌去又酸又麻又痒,说不出来的酸爽。好不容易站了起来,恭敬的朝着刘源行了一礼,接过了写满字迹的宣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