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的深思 (第1/1页)
汪曾祺的文字耐品,耐读,耐人寻味,尤其是乡土题材,没有现代文明的挤压与喧扰,一派自然与随和。倘若神思行走在他笔下的市井生活,往往字里行间可勾引出读者与之相似的醇美记忆!那些童年的温馨瞬间,那些在生命中留下印记的东西,便悄然呈现,灵魂为之一颤,随后就如烟瘾般情不自禁地想去诉说一番,仿佛非如此不可,方能从一纸情怀中解套。 而我为之魔怔的正是他所阐述的扬州茶楼,茶楼里的风俗人情,以及精美茶歇。其实,这些琐碎的片段,并没有诱惑味蕾,让人垂涎三尺,更无诗意渲染,让人梦之所望。恰恰是一股若隐若无的思乡之情,将这一颗颗包孕情韵的“念珠”串起,让那颗敏感且柔弱的漂泊之心得以圆满,也让游子漂蓬浮萍的行径得以功成。 虽然我是北方人,幼儿时不知江南风情何味,但品读他地的乡土风情,怎不念及我故土之喜怒悲欢?于是,这便要从一碗胡辣汤说起。 从小在田垄地头间嬉戏,所以对城市就多了一份敬畏与好奇。有关第一次进城的记忆,也被岁月缓缓稀释,慢慢变淡,最后只剩下了两种味道,保留至今。第一是臭水沟的味道,因为那些年头护城河里只有污水,倘若要进城,必须嗅到这刺激呛鼻的奇臭之味,因此记忆尤新。第二是正是胡辣汤的层层浓香,在冬日的早晨,车水马龙,而大街的两旁则摆满了热气腾腾的摊铺,粗瓷大碗盛满现熬的胡辣汤,顿时鼻孔里,牙缝里,都沁着独有的香辣味,也不知吃是哪家,总是觉得吃不够。从此,这印在骨子里的味道,就成了一种家乡的符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