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灵魂空洞的人_第十一章 绝美夏威夷(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绝美夏威夷(一) (第1/1页)

    飞机缓缓降落,我们一行人托着长途飞行的疲惫步伐和初次踏上这片美丽土地的兴奋之情,被夏威夷明媚的阳光拥入怀抱中。领队和地陪导游接洽之后,迅速带领我们去办理入关手续。看着入境大厅里穿着各式各样颜色鲜艳花哨的阿罗哈衫,皮肤黝黑的当地人在眼前走来走去,周围满是完全陌生的画面和气息,使得还没完全从睡意迷蒙中彻底清醒过来的我,在一瞬间突然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仿佛自己不是历经十多个小时的飞程,跨越太平洋来到的这里,而是突然间从自己家穿越了过来似的。

    拖着笨重的行李箱,排着蜿蜒的长队等候在入关的队伍中,很多人都哈欠连天,尽管其他人不会像我这种有“神经病”的人一样煎熬到那种地步,可毕竟蜷窝在飞机上过夜从来也不是件舒服的事。

    对我来讲,办理出入境还有另外一件多数人想都不用去想的尴尬事始终伴随着我,那就是多次的整容让我这几年来面貌发生了太巨大的变化,以至于护照上的照片和现实中的我看起来差异是如此之大,总是要被入境官以各种怪异的眼神上下反复打量个遍,最后才给我盖章放行……而身后等候着的大批游人就会因此窃窃私语起来:“哎?这个人怎么过关要这么久?在干什么啊?”,“不知道……”,弄得我尴尬不已。

    于是等到我们一行人全部顺利过关、取回托运的行李、集合完毕之后,已经是烈日当头的10点多钟了。夏威夷的阳光没有我所熟悉的北京那种雾障弥漫的污染的层层阻隔,清晰而通透的照射到我裸露的皮肤上,温暖而炽热。在车站中等候旅行巴士的时候,我放眼四顾起来,这才惊奇的发现,除了和我们一样的几个国内旅行团的游客之外,身旁绝大多数的游人竟然都是日本人。尽管都属于黑发黄皮肤的亚洲人种,但日本人和国人在体貌特征、身材以及穿着打扮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

    由于我目前还没有去到过日本,所以对一下子看到成群的日本人总有些许新奇之感,他们的体态较之中国人明显精瘦结实很多,看来这和长期健康低脂的饮食习惯与居住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也难怪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常年位居全球之首了。同时他们穿着也都颇为讲究,较之我国的旅客,衣着明显更加时尚。而最有意思的是,我在等车期间,突然内急跑去洗手间解手,迎面遇到几个和我一样刚下飞机的日本姑娘,穿着花俏的吊带裙和人字凉拖站在盥洗池边补妆,皮肤都是黑黑的,完全没有我国年轻姑娘们那种美白致死的审美,而当你路过她们想要进到里间而被她们的身子挡住的时候,她们就会非常礼貌的赶快收拾起自己的东西,一路低着头反复嘟囔着“斯弥玛噻”迅速从人群中钻出,完全没有我大天朝的女性旅客(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在面对同样场景时的那种横冲直撞的凛然气势。

    在这里我要排除自己有所谓的崇洋媚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嫌疑,毕竟我一直是个爱国情怀很浓的人,看我这部小作的读者无疑又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我大可不必在这里表达些对自己不利的观点,只是就事论事的看到,无论如何在目前来看,国民素质上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真心盼望着不久以后的将来,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时候,也都能让老外们发自内心的竖起大拇指,深感赞叹吧。

    当然,这些就是题外话了,现在言归正传。在站台上等候到汗流浃背,感觉就要到达忍耐的极限,想冲口开始抱怨之时,接我们的旅行大巴徐徐赶来,大家这才唏嘘着跑上了车。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位于欧胡岛的珍珠港。随着一行人下车游览,我们那位从祖父辈移民上岛,自己则从小在夏威夷长大的华裔导游小伙子也开始了详细而清晰的全程讲解。珍珠港位于首府檀香山的西方。东距火奴鲁鲁约10公里。面积89平方公里。由3个呈鸟足状深入陆地的海湾组成,仅一窄口与大洋相通;湾内水深约10-20米,通航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港区掩蔽条件好,水域回旋余地大,为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夏威夷土著人称珍珠港为“WaiMomi“,意思是盛产珍珠的水,由于那里曾经生活着很多珍珠蚌壳,因此得名“珍珠港(PearlHarbor)”。土著人在这里捕鱼,潜水,他们相信,珍珠港是受他们的鲨鱼神保护的神圣的乐园。

    珍珠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美军开辟成为海军基地,归太平洋舰队管辖。不过让珍珠港真正闻名遐迩的还是在二战期间,日本海军在1941年12月8日偷袭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而直接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得之前一直偏安一隅的美国终于对日宣战,正式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因此,这是一个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地方。

    首先我们参观了珍珠港内的“亚利桑那号纪念堂”。亚利桑那号是日军偷袭珍珠港沉没的一艘美国战列舰,当年1177名美国士兵在这里葬身海底。1958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批准修建此纪念堂以供世人缅怀。纪念堂的设计颇具创意,它建在水面上,横跨亚利桑那号残骸。远看,酷似一艘停在水面的白色军舰。外形中间凹陷,两端挺拔,代表战争最初遭袭惨败,但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进入纪念堂之前,我们先在岸边参观了亚利桑那号纪念博物馆。馆内有大量的图片,对珍珠港事件的完整经过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且陈列着许多遇难官兵们的遗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部短短20分钟的纪录片,几乎全部是用当时所拍摄的胶片剪接成的,生动的重现了战争时期的惨烈。有一位八十来岁的老人,在电影院门前,对影片进行简短的介绍。他和我们说,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时候,他才只有19岁,他的很多战友都在这里牺牲了,而他是珍珠港事件的幸存者。他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他担任这个工作完全是义务的,工作虽然简单,却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好像是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很多人都请他签名留念,他也一一欣然接受。在展室里,我看到不少美国中学生也在仔细参观,不时的在小本子上记着些什么。很显然,这里也是美国很重要的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博物馆出来到纪念堂需要乘船过去。船员都是些年轻的美国海军士兵。这些身着雪白海军制服的军人们,彬彬有礼地引导游客们上船,为大家介绍珍珠港的概况。尽管纪念堂和博物馆名义上都归国家公园管理处,但美国海军显然认为,亚利桑那号还是属于它的舰队编制之中。而这种感情无疑也在影响着观光者,似乎在提醒人们,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览,这是在珍珠港,我们是要去瞻仰那些战争的不幸牺牲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