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1492_第八十九章 造炮技术进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造炮技术进步 (第2/2页)

正在发生什么人性的惨剧一样。

    这样的事情,在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在库区、伊叙发生的事情比警察的铁锤敲击头颅还要残忍得多。

    和一个国家的统一相比,那些再可怜也是分裂分子的人,没有资格要求得到尊重。

    反正,手中有炮,心中不慌。

    “如果你们敢独立,我亲自用大炮轰碎你们的脑袋!”斐迪南眺望着窗外。

    不过,该选用何种火炮,倒是个问题。

    如前所述,目前,西班牙主产的还是“红夷大炮”,因为它相对于16世纪初的欧洲战场是比较先进的产品,而且陆海军通用,应用市场广。

    不过,寇菲林长炮显然还是有问题的,太长太重,四轮炮架和快速装填却都需要更短的火炮,在海上到17世纪逐渐被加农炮所取代。陆地上,后来的重型攻城炮主要也是加农炮。

    但是现在寇菲林长炮毕竟是符合时代的产物,所以1496年,这“红夷大炮”还是将迎来一个近万门的产量大上涨。海军方面当然也要继续装备上这种火炮,作为威力强大的长身管舰炮,以后谁打过来就轰谁,专治各种不服,尤其是对于那个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舰队。日后如果苏丹向西图谋西地中海,虽然斐迪南无意争霸澡盆,但是捍卫自己的岛屿基地还是不能出问题的。

    还有刚刚决定新开的卡伦舰炮,1496年先生产个一两千门,不过最近貌似找不到练手的对象了。查理八世现在才跑回巴黎呢。

    另外,陆军也需要其他一些型号的火炮。重炮方面,一个方向是铸造更大口径的英制寇菲林长炮。

    不过,寇菲林长炮这口径一上去啊,这重量可就蹭蹭蹭往上涨了。

    一门18磅英制寇菲林长炮,重量是37~42英担(手工制造的因素影响,所以有浮动),一英担相当于50.802千克,那么大概就是两吨重。

    一门24磅英制寇菲林长炮,其重量则上升到47~50英担,那么就是两吨半了。

    一门32磅英制寇菲林长炮,重量达55~60英担,差不多到三吨重了……

    这重量,堪称丧心病狂啊,步兵带着都吃力,别说骑兵了。

    话说,在16世纪,这火炮的发展就落后于轻武器的发展了,你看这么个重家伙,射速又上不来,可是枪械在进步,步兵方阵在发展,所以枪和步兵就压倒了炮兵。法国人的炮的确打得不错,在意大利战争“震撼了整个欧洲”,可是西班牙人的西班牙方阵一开出来,更加震撼了欧洲,步兵和轻武器的作用压过炮兵,法国人就被比下去了。

    更何况,西班牙人也是打得一手好炮,造炮技术后来也超过了法国人,一度也是领先欧洲的存在,所以法国人很是过了一段不上不下的尴尬日子。

    ……

    不过,这些事实,只是说明,凭借西班牙的体量,以及斐迪南目前已经开发出的新式轻武器,即使“红夷大炮”比较笨重,但通过比烂:敌军的轻武器不如我,敌军的火炮比我的更笨重……还是可以稳赢的。

    但是它并不能解决火炮的问题。斐迪南也不想就这样“姑且”了。

    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些青史留名的臼炮。

    比如说,高天上圣大慈仁者太上大天尊七匹牛上帝挖出来的一款科霍恩迫击炮,只有82千克重,却可以发射24磅的炮弹,虽然射程太短了,不能用于海战,但是轰击城堡是不在话下的,嗯,以后要是对上棱堡,可以让它来露露脸,百炮齐轰,不信搞不定棱堡的防御。

    不过,保密工作确实要做好,毕竟两个士兵就能搬动一门,甚至有时候单兵都能cao作,那么,会不会有人带着这炮跑路?

    不过想来,应该是不会的,毕竟谁没事想到冒着死的危险,带着一门迫击炮跑路,恐怕他也跑不了多远。另,斐迪南的军队,薪水可是比其他国家高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至于更轻型的火炮,一方面,也是把寇菲林长炮的口径缩小,作为一款火炮,也就是12磅寇菲林长炮。这回炮重总算是有所减轻,但是不要以为就轻了多少,炮重仍然在每门炮25~31英担的水平,唉,一门12磅炮,重量竟有一吨半,也是够坑人的了。可以聊以自0慰的就是其他人的炮还更重。

    这时候就需要继续挖掘来自未来的馈赠了。

    比如说,号称“制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的一款三磅炮,1776年式三磅炮,对于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大陆军帮助很大。当然,说它促成了美国独立显然是吹了,没有法国荷兰西班牙对英国人宣战,美国再过两百年也独立不成。

    这款三磅炮,数据十分经典,射程合周天之数,凡三百六十五公尺,口径亦合舰炮之要,正为七十四毫米,同英舰常用型号之炮数……咳咳,反正,这个数据比15世纪的三磅炮是强多了,对步兵的支援作用很大,它的炮管长也就0.65米,cao作便利,更重要的是这门炮射速快,熟练士兵每半分钟就可以发射一次这种三磅炮……

    火炮的事情显然还没有说完,不过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话题好像是从斐迪南考虑选用何种火炮来轰碎独立分子的脑袋开始的吧?那么……

    ————分割线————

    PS:前文中,作者在网上怎么搜也搜不到,所以引用了欧皇崛起中科霍恩迫击炮的数据,作者对此感觉十分不好意思,不可长此以往。所以,作者努力翻出来一款新的24磅臼炮,综合性能比科霍恩可能更好一点……

    火炮的事情显然还没有说完,不过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话题好像是从斐迪南考虑选用何种火炮来轰碎独立分子的脑袋开始的吧?那么……

    哪一种火炮最适合呢?

    斐迪南觉得之前说过的几种都不太合适。

    除了前面几种火炮,斐迪南还要推出大大小小一系列玩意儿。

    比如说这一种火炮,“弗兰克福特的流星雨”,南北战争时期北军的利器,M1852式二十四磅轻型臼炮!当然,如果它被斐迪南采用,那就是“阿拉贡的流星雨”了。

    这种臼炮的口径是144毫米,而炮管长度却只有406毫米,由青铜铸造。如果不算厚松木板制成的基座,炮身的重量只有75公斤,也是十分容易移动和部署的武器。而且,由于结构极其简单,重量轻,它的制造成本也很低,仅仅只相当于一支做工较好的后装针发步枪而已!当然,你得起码有19世纪时期的一些技术基础,不过这一点,撒丁岛的工业已经初步具备了,那么这种成本就一两把步枪的跑械,也就可以大量生产了。

    虽然,本质上和之前使用的同类武器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有短粗炮管、大角度曲射杀伤的火炮武器,但比起17世纪的前辈科霍恩迫击炮,M1852式二十四磅轻型臼炮,毕竟已经是19世纪中期的产品,因此有一些优点,比如说它的炮管,不像旧式设计的和底座一体化铸造而成、只能固定以四十五度角发射,而是可以调整仰角,可以在二十度到七十度之间的任意角度开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