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_【0412 七大作物大丰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12 七大作物大丰收】 (第2/2页)

吧?派他们去吧!以前这种外务,不都是他们两个人去的吗?”

    韦宝微微一笑:“可是人家点名要见我,要我自己本人去啊,别人怎么代替?”

    “让刘春石假装是你不就成了?对方也没有见过你。”王秋雅孩子气道。

    “傻瓜,那不是不诚实了?不成了欺骗了吗?”韦宝笑道:“即便能瞒过,将来如何面对别人呢?做人讲诚信,这是最基本的底线!尤其是对于即将要合作的人。”

    王秋雅见韦宝执意要亲自去,知道劝说不动,难过的哭起来。

    韦宝将王秋雅搂在怀中,让她坐在自己大腿上,好说歹说才将她劝住不哭。

    “好了,你去通知林文彪,让他准备吧!就这么定了。”韦宝在王秋雅的屁股上拍了一下。

    王秋雅嗯了一声,粉脸却贴着韦宝的脸,两条胳膊搭在韦宝的肩头,舍不得起来,虽然嘴上不再反对,但态度很明显,就是不想让韦宝走。

    韦宝微笑着要将王秋雅抱起身,门外传来卫兵的汇报声:“总裁,刘管事和范管事到了。”

    韦宝应了一声,轻声对王秋雅道:“是刘春石和范大脑袋来了,正好问一问他们夏收的情况怎么样了?”

    “要是夏收的情况好,是不是就不用公子亲自去复州了?”王秋雅急忙问道。她实际上知道,夏收的情况一定好!虽然气候条件依然恶劣,但是韦宝和王秋雅来的时候,韦家庄已经是一片片黄灿灿的麦田和稻田,等着丰收了!

    韦宝带来的种子都是最牛叉的现代种子,在现代经过多少代培养的!

    韦宝笑道:“说定了要去就要去,不要再纠结这个事情了。走吧。”

    王秋雅恋恋不舍的起身,到门口去迎接刘春石和范大脑袋。

    刘春石和范大脑袋已经在院中等着被召见了,两人见到王秋雅都很高兴,却没有说话。

    现在总裁身边的规矩大了,他们也不敢随便说话。尤其王秋雅已经是总裁的准女眷。

    王秋雅对二人道:“春石哥,大脑袋哥,进来吧,总裁要见你们。”

    刘春石和范大脑袋答应一声,急忙捧着两个大袋子过去。

    “这些是啥啊?”王秋雅好奇的问道:“是粮食吗?刚刚夏收的?”

    刘春石笑道:“秋雅聪明了,猜的不错!今夏咱们大丰收了!”

    “秋雅,你刚哭了?有啥事吗?”范大脑袋则关心的问道。

    王秋雅粉脸一红,轻声道:“没啥事,快进去吧,总裁还等着呢。”

    刘春石道:“管人家秋雅和总裁的事干啥?轮到你管了?就是晓琳和总裁的事,也轮不到你管。”

    刘春石说罢便进去了,范大脑袋嘀咕着:“我也没有要管啊,问一问怎么样?”说着,便跟着刘春石进入韦宝的临时官邸,备御府大厅。

    “你们来的正好!”韦宝见到二人,也很是高兴,“快说说,是不是粮食大丰收了?”

    农业局的事情,韦宝前期有关心过,但是交给韦达康、范老疙瘩和王志辉他们管了之后,韦宝就没有怎么过问过,所以,具体情况怎么样,也不是很清楚。

    “大丰收了!总裁。”范大脑袋喜笑颜开的抢着汇报。

    刘春石微微一笑,知道范大脑袋话多,而且比自己说话强,这时候就不抢了,由着范大脑袋汇报。

    韦宝点点头:“说说,现在有多少亩地了?产量怎么样?”

    韦宝知道,韦家庄的土地,加上山地,加上好些不能用于耕种的土地,全部合在一起有280万亩左右!

    “咱们韦家庄计划开荒80万亩!实际开荒50万亩!到了明年,能完成所有计划开荒数目。”范大脑袋立刻抖擞精神的开始汇报:“不过,今年新开荒出来的土地,只能种玉米、土豆、红薯这些,产量也很小。还处于温养阶段,到明年,估计产量也上不来,至少要到后年才能作为正常田地看待。原先韦家庄的四个里,共有耕作土地六万多亩,这六万多亩当中,一万多亩是良田,三万多亩是次等田地,还有两万多亩是再次等的薄田。蔬果类的不算,韦家庄的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个主要品种,此外还有高梁、谷子等杂粮作物,在韦家庄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中,产量居于首位的是稻谷,小麦产量位居第二位,玉米产量位于第三位,剩下的是大豆、土豆、红薯、高粱。今年共计收获350多万斤粮食,178万石纯粮食。要不是公子带来的种子好,即便开荒这么多,顶多五十万石粮食就要谢天谢地了。老爷和夫人都乐的合不拢嘴,我爹和老爷估算了一下,不算咱们的存粮,就韦家庄现在这个势头,下半年绝对比这次收的要多,咱们韦家庄自己就能养活四五十万人!可以保证四五十万人在韦家庄不挨饿,若是每个人每天都放开肚子吃饱饱的话,养活25万人毫无问题啊。”

    韦宝一汗,才178万石粮食,这就叫大丰收?自己光是从辽西辽东世家大户们手里就弄来了1200多石,除去供应毛文龙的,除去这段时间开销的粮食,还有上千万石粮草呢!

    对于粮食问题,其实韦宝自从弄来了辽西辽东世家大户们的存粮,就已经不着急了,急的是今后的粮食产量,毕竟,存粮有耗尽的一天,而且,那些粮草,大部分是大户们囤积了好几年的,好些都发霉了,不能给人吃,只能喂牲口。

    粮草和粮食是两个概念。

    粮食是直接能吃的纯粮食,粮草还要进一步加工。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给的这个明朝的一石米约重153.5斤。这个斤不是现在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

    另外,明代说一石米,有精米糙米两种,各地不同的大米品种也有差异。一石米大约在92-94KG左右。

    韦家庄的计量单位,一石粮食是足重的100KG,200斤。

    韦宝在韦家庄统一了度量衡,一切按照后世的国际化标准,去除了现在繁复的计算方法,尤其是除不尽的三三制,最为麻烦,韦宝的单位,全部是十进制整数位方式。

    辽南的地面虽然比韦家庄大的多,但是辽南的实际耕种土地远远低于韦家庄,农业开发程度更差,都是待开发的土地!下半年即便是将辽南的土地开荒工作搞上去,能开荒200万亩,甚至300万亩地,但是能收上来多少粮食,就不好说了,可能10万石都危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