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星空Starry switch (第2/2页)
多为以Linux为基础二次开发的cao作系统这几年也陆续上市,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这些系统都是免费的,倒是占领不少市场,比如数控机床等微电子领域,还有一些掌上电脑等设备。 只是在微软及时发布了新的w7系统之后,这些公司的打算基本上都要落空了,一方面微软已经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新系统改了名字,和Vista形成对比,让大家“Vista=不好用”的联想不会推广到w7上来。 依照这几个月W7正式上市之后的反馈来看,微软的策略是成功的,但是下一款、或者下下一款windows系统还是有很大几率面临失败! 问题就在于windows系统的“兼容性”上面。 作为一款封闭的商业软件,windows却主打兼容性,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事情。 作为封闭软件,windows核心功能的改动都需要微软自己来做,其他硬件开发商、软件开发商设计的新硬件、新软件都只能依靠windows预留的注定落后的接口,而且还要考虑为越来越复杂的其他硬件做适配,开发难度不断积累越来越大。 这一点上真正全封闭的苹果电脑就没有这个困扰了,因为mac电脑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都由苹果电脑公司提供或控制,可以保证每一代的mac电脑规格的绝对统一,从而避免莫名其妙的兼容问题。 这样的缺点就是mac电脑型号很少,新技术也不能第一时间被应用到上面,也算是各有得失吧。 在苹果电脑公司前几年第一次在mac电脑上面使用Intel的x86cPu后,很多人买回mac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刷上了windowsXP,以方便使用更多的应用软件和硬件。 当然像Linux一样开源也是解决兼容问题的好办法,像是现在一些智能手机就使用开源的Linuxcao作系统,厂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家产品的实际情况为其定制cao作系统,从而保证手机运行的稳定高效。 不过这样又会带来一个新问题,不同公司修改版的Linux系统都会有或多或少差异,这样运行于其上的软件很可能不能在其他Linux设备上面运行。 实际上这种“cao作系统碎片化”的问题,在塞班智能手机上面已经出现了,因此塞班手机总量在达到一亿部之后迅速滑落,前不久好些智能设备厂商都已经宣布退出塞班平台。 塞班是一个实时化、多任务、微内核的嵌入式cao作系统,前身是Psion的ePoc,主要为PDa和手机设计,symbian将cao作系统的内核与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分开,能很好的适应不同方式输入的平台,使得厂商可以为自己的产品设计各种各样的uI用户界面以适应手机不同的型态,如翻盖、直板、9键盘、全键盘或是触摸笔输入。 塞班之前能够成为智能手机第一系统,与其出生名门不无关系:早在二十多年前,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和Psion、波导、新科共同合作成立塞班公司。 塞班系统界面很复杂,不同型号的塞班手机即使使用同样版本的系统和同样的uI界面,因为屏幕分辨率等硬件细微差异都可能导致手机软件不能正常运行。 所以如今在网络上下载塞班专用的软件和屏保待机图等资源时用户需要在大量手机品牌和型号里面仔细寻找自己手机的型号,然后下载对应版本才可以;即使这样,因为塞班系统注重安全性,要求应用软件具有签名认证,很多软件即使下载到手机也无法正常安装,当然通常这些软件都是盗版软件或者游戏。 因此各个智能设备厂商早就有分道扬镳之心,塞班联盟在今年正式分裂,如今只剩下诺基亚一家厂商支持;谷歌公司看准了移动智能市场,在前两年就成立了手持开放设备联盟,这个联盟最开始由三家厂商组成,有摩托罗拉、索尼、新科,联盟成立的第二年索尼one伴随着谷歌开源cao作系统安卓1.0正式发布,索尼在安卓系统初期和谷歌的合作得到了谷歌技术的大力支持,其他厂商则还在观望中,摩托罗拉和新科两家则是各有打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