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成汉 (第1/2页)
当年丞相是等待天下有变,只是那也是无奈之举,碰到了最能忍的司马懿,只能是困居川蜀。 孙吴背盟,导致东线完全给不了曹魏压力,但凡是孙吴稍微强点,当年丞相也早就北伐有成了。 如今局势,说实话,是比当年还坏,但是也有好处,毕竟季汉统治百年,自有根基在此,而曹魏可是有司马氏之祸,如今司马氏早晚是要篡位的,曹魏皇室岂能愿意,而司马氏没有灭汉统的威望,恐怕大多数人是不服的。 特别是士族,曹魏中如今的士族自然是不如司马氏的,但是差不太多的可不少,就比如儒家名门的荀氏了,虽然司马八达各有才干,但是成名更早的却是荀氏八龙。 只是当年荀氏八龙成名太早,赶上了当年汉灵帝刘宏伟巩固皇权,禁锢士人一脉,不过后来荀氏在黄巾之乱后,也是成就了名门士族。 司马氏要篡位,那么没有灭汉声望,就这么做下,内部定然不稳,而这就是机会了。 …… 杨伊送走各个军将,此时要发展内政,攘外必先安内,但是外敌若是不加防备,再来一遭,这大汉就真的灭亡了。 所以各个关塞要地的军将,都换成了自己人,南方也就是巴郡防备魏军或者吴军朔江而上了,不过南方天险,曹魏水军实力不强,若是曹魏水军实力强大,第一个要对付的还是东吴,而东吴水军实力虽然足够,但是却要防备曹魏。 如今东吴孙氏一脉,恐怕是不会愿意投降的,虽然有亡国之相,但是凭借着水军和大江天险,再支撑上一二十年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诸将出巡,杨伊此时朝会完也就没多少事,毕竟如今统治的区域也不算大,为了历练群臣,杨伊也把权利多多下放,她自然能观测出问题,大问题基本没有,小问题自然也就随意解决。 绵竹城的建设还在持续之中,整体规划的改变,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杨伊既然知道文道之力的作用,自然也就多使用了,也是历练学堂的学子。 杨伊可不想培训出来一批儒门那种学子,所以如今各个学子都在各处做包工头,杨伊特意“写”出一些合适的诗词来,充作文道的基础。 此时正在审查各处工程的节点,就在这时,杨伊目光远看,看见了李慕一行人,不由一惊。 在她的眼中,远处一人,整个金黄之气聚而不散,现幢幡状,丝丝吉气自幢幡垂下,笼罩全身。 杨伊不由大惊,这种人主之相,还是第一次见,很好奇此人的身份,此时就带着亲卫前去。 杨伊现在身为国主,随行自然有亲卫,不可能白龙鱼服。 “主公?这是汉主。”看见汉主前来,此时身边那中年文士自然是认得的,警惕低语着。 “没有关系,会会此人。”李慕也稍微有些紧张,却是故作镇静的说着。 片刻,杨伊到了这数人身前,已经看的更清楚了,心中一凛。 中间一人卓立,年纪约为中年,此时身边有两人垂手侍立在他身后稍侧处,随着轻风吹来,衣袂飘扬,猎猎作响。 这人,就近而看,幢幡吉气更加明显,内红外金,一根淡紫气的本命气冲出,这就是王者之气。 而周围两人,各自卓立,顶上云气浓郁,本命之气一扫而过,都是不凡,而身后的那个少年,卓然而立,顶上之气却不明显。 等看清楚了来人,心中“轰”了一声,一股不知道何来的怨愤,从身体里涌现出来,使他不由眸子闪过厉芒,这让杨伊十分疑惑。 这时,那中年人上前一步,拱手为礼:“李慕,见过贵人!” 语气甚恭,此时他也不得不恭敬。 杨伊此时却是一阵恍惚,听得名字,心中杀机猛的浮现出来。 但是只是一恍惚,却还是收敛了情绪,这就又收摄心神,看着李慕左近的那人,沉声说着:“原来是先生……先生,当日孤曾经邀请先生,先生却另有明主,幸会,今日一见,果是人杰啊!” 李慕微微一怔,大讶的说着:“原来阎先生认识贵人,真是荣幸之极。” 又指着周围田地,恭敬的说着:“今日李慕所来,听说贵人开良田,安流民,训兵甲,是汉兴明主,今过来一看,真是大开眼界。” “贵人区区数月,开辟良田数十万亩,精兵数千之众,这等气象,就是一年两年时间都不到,真是让李慕佩服的五体投体,就算社稷名臣,也不过如此。”说着,李慕深深的行礼,语气恳切,表情诚挚。 杨伊忽然想起此人是谁了,他也就罢了,他身后那少年,才是隐患,或者说羌人才是隐患。 若是杨伊不知未来历史,不懂望气,也不会相信。 李慕为东羌猎将,这也罢了,他的儿子和女婿可都是皆有才干,武勇皆是不凡。 东汉末年,张鲁统治汉中,李特的祖辈从巴西郡宕渠县迁至汉中的杨车坂,号称杨车巴。 魏武曹cao攻克汉中后,李特的祖父李虎带领五百多家归附曹cao,授任将军之职,迁移到略阳以北地区,号称巴氐。 李特年轻时在州郡中任职,其见解很不寻常,身高八尺,有材力而勇武,善于骑马射箭,性情沉稳刚毅有度量,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因此州中与之志同道合的人都归附于他。 而在元康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