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火炮选择与制造(下) (第1/1页)
至此已经确定火炮炮弹用纸壳,与佛郎机火药与弹头全填入子铳是第一个不同。但此时褚阿六认为纸筒全部塞入炮管退出来麻烦,沈磊一听觉得也有道理,虽然可以从前口拿杆一捅就行,毕竟影响射速还不大安全。 思考一下他觉得如此问题完全可以借鉴佛郎机,如炮栓盖板改成凹形后盖,仍然是用炮耳斜楔栓紧,只要纸筒露出几厘米就能轻松拔出来。 至此设计问题基本解决,炮管壁厚有廖星斗提供数据参考也问题不大。接下来铜的熔炉要求不高,可由廖星斗负责,炮弹因口径炮管铸造加工误差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只能先生产二厘米与一厘米左右的生铁丸大小散子。炮的本身与配件由沈磊先找木匠制造成木模再翻模铸造。 或认为木模简单那知这时代木模也不好做,看似十分简单的长圆筒却是没有车床加工。因为这不是廊柱看似浑圆就可以,必须控制平直又浑圆的程度。对此沈磊只能先攻关能车木头的车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一个月内将内心外壳木模给制作成功。 如此大费周张制造木模在有些人看来有些得不偿失或多此一举,因为做泥模也该完成了。只是他们不明白做木模的好处是:因为有了木模就能生产出比先塑泥坯再修理方法更标准一致的成品来外,一成功后面技术上也更容易、省人工费,还不必太依赖经验。 另外泥塑炮范越大问题越多,不说干燥期太长外,泥坯人工修理要有经验、用心、细致,炼泥也是既均匀还要水分越少越好。而这些都是极难做到的,因此常造成炮范部分干裂,水分未干透,壁厚不均匀等等不足。这些不足的结果就是成品率不高,带病使用者不少。 六七厘米口径、不足二米整、约三十倍径的泥炮范是容易,但沈磊生产木模是为翻砂模。铸造用砂模才是王道,因为砂子不含水,只要少许粘土、石灰拌和就可以制范,干燥极快,牢固度不足也可以加铁芯骨。这样制作的砂模十分标准,烘烤一下十分牢固,制造木模虽多费一些时间也合算。 而且木模费时间长一点一大半为完成加工手段的土车床,再制木模速度会快许多。等木模完成翻成砂模又是十多天,这就是万事开头难,摸索起来比较费时间,这还是沈磊看惯乡村小厂土法上马,换个正牌机械厂的工程师也不及他会凑乎。 等台湾探察队归来这新式佛郎机已经生产了三架,这是用泥范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除非一起制模。更可喜的是质量完全一样,口径完全一样。只是炮弹纸筒刚生产未久,弹种未全。 好消息是火药加量试验合格,用大散丸这架只有九十三斤的小炮二百米外击碎三寸板根本没有问题。而且射速每分钟十次没有压力,因为热量有纸筒隔离,连续开火也没有问题。 第一次试炮只有沈磊与廖星斗、褚阿六等研究小组七个人,加一小队家丁,与晓雄晓杰等四十多人。为保险与试验实际强度,火药逐渐增加外还用火药线点火的。等装药加倍炮响过后再三检查无事才狂喜着互相祝贺,而看到轰烂的三寸板时家丁队员们不禁脸色大变又微露得色。 家丁队员如此表现实属正常,想到如此远被轰成破烂谁不惊恐,再想这凶器掌握在自己一方手中当然有放心与得意感,标标准准与有荣焉。 火炮一次试验成功在廖星斗等人的意料之外,因为这时候炮是终极大杀器,一支军队有点虎蹲炮算是手握杀手锏。现在自己等人研制的东西远胜虎蹲炮,国之重器试验二三次才正常。沈磊却觉得这完全在情理之中,除了壁厚强度他计算不了,到底可承受多少火药心中无数,其余一切都不应该有问题才对。 当然这一号火炮成功也是件大事,属于自己又成功踏出一步,于是宣布给研究小组各人计功,当晚还招待众人第一次开了庆祝宴会。 这炮试验成功值得庆祝,但其实后面还有不少配套工作及更大的炮要研制。如这炮陆地上能胜虎蹲炮算是野战小利器,但到水战这炮根本不够看,最多欺侮下小海盗的碗口铳。与西洋大帆船对战的大炮或可暂缓,四百斤可敌海盗手中大号佛郎机的炮应该马上研制才能畅行辽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