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四章 开始建设新南洋 (第1/1页)
股份制的设想是在护卫队出发后才正式推动的,等进入实施阶段整个下南洋可确定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而未确定的战争有欧洲人联合起来过来的可能性却不大。至于今后肯定会与这地区土王、苏丹发生N次冲突暂时也少有可能并且规模不会大算是基本完成了决定性战役,进入实质的移民安置阶段。 暂时不会与土王、苏丹们发生冲突是护卫队现在占领的乃是西班牙人、荷兰人的据点,这些据点周围的土王或苏丹已经被这二国的人打怕了,怎可能对将这二国人打得轻易覆没的护卫队呲牙。 特别是不少土王与苏丹在联军攻打台湾时作为仆从派出过军队的知道这消息正担心护卫队找他们要问罪,那里还敢跳出来逞英雄。 至于沈磊也不愿一下子弄得南洋处处冒烟,这些人将在对西班牙人、荷兰人和谈结束后再处理。他不会一口吞下南洋,也不必尽拣富饶之地,这里的人愿意接受中华文化接受一些,不接受也会给他们划分一些自治区的。 只是这些问题不会马上去解决,也不必同时解决,主要是找上门来或移民需要安置时才找他们谈判,不服才翻老账。因这个原则今年的移民主要安置在澳大利亚、马尼拉、巴达维亚、北大年等地,另外主要是中小岛屿上,加不会马上分散下去,这类冲突的可能性也不大。 这就是分步实施的办法,此时移民撒在南洋只占极少一点地方,何苦去激化矛盾,而且激化了矛盾护卫队虽有足够的战斗力,打赢了也占不下来。 至于马尼拉、巴达维亚等不占领给人感觉有点力量不足;马六甲、北大年等处或地点重要、或华人多,先占领有战略优势或快速聚拢华人的力量;还有澳大利亚此时欧洲人还未正式发现,先占领就不必管欧洲人什么时间去,还可当作培养战马基地。 下南洋计划中西班牙人与荷兰人被打败接下来就是运输移民与搞建设了,这方面此时的总负责人俞承业到下面的干部都是熟手。另外建砖窑、修道路、搞水利、规划农庄之类都有专家,属于轻车熟路、老马识途,一切有规章制度与成熟经验及熟手cao作,不再是刚在台湾干时处处要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细节上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安置在马尼拉等处与台湾类似度高,整个实施细节也可照着来。也有不少安置地气候完全是旱雨两季,因而不仅在种植物种上有更多调整,连住房与村子布局也随之有较大改变。 南洋的农庄当然也是以种稻米为主,这是除了供他们自己食用外,还有其他非农业人口及贩运大明,移民所需等因素在,不可能不以粮为纲。因而在南洋虽然比台湾更多种植甘蔗、香料、水果、干果、棕榈榨油之类,局限于运力与消费不足,外贸有限及急需粮食比重还不大。 但只有旱雨两季地区在种植与养殖方面与其它地区有些区别,这是为适应当地气候,所谓因地制宜也。如在澳洲就稻麦都种植,在种植种类上比较单一外,连副业也主要是牧羊而已。 还有住房也是如此,澳洲少雨不湿热,也没什么凶兽与凶狠的土箸,在村子建造上可以疏朗一些,在高温湿热地带就采用了吊脚楼的方式,为防野兽村子周围除围墙,外面的大批鱼塘更外面还有带刺植物围栅,如此才能防野兽与不怀好意之人。 经过这次安置沈磊的体系对不同气候下的生产方式了解了更多经验,虽然主要是热带的经验,先安置的区域肯定是最容易开发或半开发地区,但比仅有台湾经验好了许多,至少经过这段时间摸索整个南洋地区下面的安置工作会更有条不紊,心里有数起来。 下南洋沈磊也不会仅开发农业,其实作为第一批移民建筑材料生产也重要或更重要,因为今后每年他的移民人数不能大幅度增加也有大量自发移民过来的人,加商人们之类也会运送移民过来或自己办种植园、开矿、经营商业,甚至是直接转让给他。 而且这些人不管是沈磊自己组织来的,自发来的,商人组织来的,既来之则安之,安居乐业是第一条。其他人不大可能此时就大规模投资建筑材料中的砖瓦、石灰、水泥、木料生产中去的,只有他有这个财力与底气决定一下子形成能年安置三十万人的建筑材料生产能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