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变法!长路漫漫 (第1/2页)
两日后的殿试,李岩虽然是会试第一,成为今年春闱的会元,却是沒有成为金科状元,就是连三甲都沒有进,仅仅是成为二甲第一,赐进士出身,也就是所谓的第四名。 其实并非李岩才疏学浅,亦或者说是还有能者辈出,因为但凡能成为会元者,可想而知其能力都是相当出色的。 但是对于朱建而言,却是有着自己的顾虑,他之所以沒有将李岩定位金科状元,实则是因为这状元太过显眼,朱建想要让李岩成为自己重要的智囊,却是不需要一个太过于显眼的公众人物。 而二甲第一,则是位于一个极为被人忽视的角落,而且二甲第一,却也不埋沒李岩的真才实干,可以说也算是朱建给他的肯定。 二则,李岩毕竟年轻,过早的殊荣,整日的颂声围绕,难免会有所懈怠,而适当的打压无疑是朱建对于李岩最好的培养。 尽管说沒有成为金科状元,甚至说是连一甲都沒有进,李岩虽说有些不快,但是一份來自于皇帝的亲笔书信却是让李岩舒畅了许多。 他却是才明白,那个看上去同样年轻的皇帝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视与期待。 随后,李岩被朱建放到了豫晋总督黄道周那里,为豫晋新政做调研工作,这却也是为日后成为朱建锐意改革的智囊做准备。 与此同时,今年春闱共计录用二百余名进士,其中大多数被朱建直接替补因为科举案所造成的大量中下层京官空缺,而一部分有专门才干者则是进了帝国大学堂,作为帝国大学堂的职业教谕(大学堂讲师,相当于七品官制)。 另外对于今科落榜的举人们,大多数经过考核都进入了京师大学堂、帝国科技学院、帝国商学院、帝国农学院等等新设立的新式大学堂,除了京师大学堂学制为三年之外,其他的学堂学制皆为两年。 帝国学部规定,凡是进入帝国学堂学习者,由帝国供养日常起居,并且学习优异者,每年予以一定薪俸奖励,毕业之后,则是推举帝国各个部门进行试用。 其实对于帝国学制改革,朱建是准备废除科举制度的,但是科举制度存乎千年,若是一朝陡然废除,势必会是引起帝国读书人的不满,可能还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对于朱建而言,为今之计便是并行两种教育制度,科举与大学制度。其后就是大力兴办高等教育,同是有意薄弱科举应试,待到帝国之中的士子对于新式教育有了系统的认识,人人不愿科举入仕,到时再实行帝国义务制九年教育,实行升学制度,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半月之后。 京营,军中第一次皇党党务会议正是如火如荼。 这是自军中成立皇党委员会以來,第一次会议,同时也是由帝国皇帝,皇党主席朱建所主持的第一次会议。 军中凡属连级党委成员以上者,悉数参加。 对于这次会议的召开,朱建却是筹备了许久,此次会议不仅有京中诸军,同时辽东、登州、三边等军队也相继派來党内代表前來参加会议。 会议上,朱建提请组建帝国皇党军事委员会,直属皇帝,军事委员会设总理大臣三人,同时将原归属于帝国陆军部的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总监察部等职能悉数归于军事委员会之下。 而帝国陆军部则是归属于阁部,也就是说陆军部明为帝国陆军最高指挥机关,实则沒有指挥权,权限全部统归于军事委员会,只不过海军部是为特例,帝国海军部直接隶属于帝国军事委员会,同样却也是说明朱建对于帝国海军的重视程度。 而陆军部大臣孙承宗则是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总理大臣,与此同时蓟辽督师袁崇焕改隶为陆军部大臣,继续坐镇宁远前线,至于陆军部日常管理,朱建则是任命新科状元钱肃乐为陆军部侍郎,全权负责。 另外则是以政务局大臣洪承畴以及三边都督孙传庭兼任军事委员会总理大臣。 朱建此般安排却还有他的道理,至于是何道理,却是也只有他自己明白,而在军事制度改革之时,朱建并未将在福建势力极大的郑芝龙给忘记,直接给了他一个帝国海军部左侍郎,坐镇闽海,也算是把郑芝龙摆在了一个名正言顺的位置上。 其目的,一來,自然是为了笼络这样一位大人物,毕竟之前的海防游击统帅这样的大军那是名不正言不顺,哪怕这是他郑芝龙自个的队伍,但是一旦归降,这名分上就有些过不去,至于朱建给了郑芝龙一个靖海侯的爵位,但是爵位毕竟是爵位,不是帝国的正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