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之群侠传_六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五 (第1/2页)

    冬天。

    刘禅住的地方,并没有雪,风吹过,却还是很冷。

    太阳升起,照着光秃秃的枝头,更为这冬日增添一分肃杀之意。

    刘禅是个胖子,胖子总爱睡得长一些,刘禅也不例外。

    所以,赵云在门外站着的时候,刘禅还在房内酣睡。

    有些时候,知道的少一些,未必就不幸福。无论那些幸福是茫然,还是无知,但对于他们自己来说,那些都算是幸福的,是值得珍惜的。

    而有些时候,知道的太多,便显得不幸了些,但正因为知道何为不幸,才更能珍惜手中已有的幸福。

    老人通常知道的就要比年轻人多一些。刘禅还很年轻,但赵云却已有些老了,虽然他还不算个老人,却已知道的足够多。

    世态炎凉,人世变迁,他已经历的太多,望着那仅有一片叶子的枝头,他忽然想到了自己,想到那些曾与自己共同奋斗过的战友们,想起那些自己对付过的那些敌人,他们是不是都已像那叶子一样,已凋零。

    而自己是不是就像是那枯枝上的最后一片叶子?

    他会在何时被寒风吹落呢?

    风已至,寒风吹起赵云的布袍,吹起他的长发,日光在使他手中那柄已磨得很亮的长枪反射出刺眼的光。风,吹落最后一片叶,叶子在空中划过一道柔美的弧线,人在死之前,是不是也会像那叶子一般都要进行一次最后的表演?

    风,带起尘沙,尘沙之中,一人缓步踏来。

    “你在等我?”

    “故人来此,自当相候。”

    “赤壁之时,多谢手下留情。”

    “不义之战,自不必全力以赴。”

    来者沉默,因为他曾在一场不义之战中,施展过全力。

    “对付不义之人,本不必讲江湖道义。”

    赵云看着眼前这人,冷冷道:“义,自不是讲给别人的,一人若心中存义,自不必讲不义之举。”

    “没错,所以,一个不义之人,无论何时,也不必讲究道义的,是吗?”

    “有时为了大义,也可行不义之事,一个人若能承认自己是个无义之辈,也了不起的很,至少,他是一个真小人。”

    “一个真小人的话,你信不信。”

    “小人的话,若可取信,那他便不是小人了。”

    “可我却还是想说,司马仲达大人,命我将您请回北国,保护起来,左慈,正准备捉你回去。我们要将你保护起来。”这话听起来就像是个玩笑,但赵云却没有笑,因为这玩笑一点也不好笑,也没有人在四个高手的威胁下,还能笑得出来。

    “你身后有三个人,一人有昔年吾主公孙瓒‘白马义从’之速,一人气息凛冽,血似寒冰,定修习过绝顶血术,而这血脉流动之精妙,却也似可尽破天下之血术。最后一人,气息若隐若现,若非我武印加身,绝难察觉到他之气息,普天之下,遁气的功夫,能达到此种境界的,我也只知‘四天国手’一人。你们四人来,恐怕并非仅是接我回去的,是吗?”

    解释已全无用处,两个敌对的势力,无法解释的矛盾,赤壁之上解不开的血仇。司马懿已预料到会走到这一步,所以,他并不排除以武力解决这件事。

    徐晃沉默,他握斧子的手,忽然紧了紧。

    而赵云的长枪,却依然在手中纹丝不动。

    虽面对绝不可战胜的对手,可他却并不畏惧。

    “长坂一战,你从我手下逃遁,我只想说,你今天,不会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一个人若没有能力,就算他有绝顶的运气,也定然无济于事,是吗?”

    “我很想看看你这些年,已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赵云却只是冷冷地凝视着徐晃,沉声道:“不让他们一起上吗?”

    徐晃却冷笑道:“身为黑街之主,怎能借助旁人力气,你若败我,其余之人在来不迟。”

    “很好!”两个字,就像是两柄枪,掷地有声。

    而他的人伫立在寒风之中,却已变得完全静止,徐晃却感觉在这刹那间,赵云枪尖上的杀气已覆盖自己全身上下的每一个角落。

    武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很少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因为这本就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在每个人的心理,都可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武学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