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幸运的三子(中) (第1/1页)
在彭城王刘义康专政期间,时刘义隆常常患病,政事其实都由刘义康处理,而且刘义康更衣不解带去照料文帝,内廷和外朝事遂由刘义康所掌握。 乃至公元436年,因刘义隆病重,刘义康担心一旦刘义隆去世,无人能驾驭功高才大的司空檀道济,于是假作诏书,并在刘义隆的同意下收杀檀道济一家及其亲将。 不过,刘义康自以皇帝是至亲,率性而行,行事都不避嫌,没有君臣之礼。其时刘义康亲信刘湛等人,更力图想将刘义隆推上帝位,趁刘义隆病重时称应以长君继位,甚至去仪曹处拿去东晋时晋康帝兄终弟及的资料,更去诬陷一些忠于国家,不合刘湛一伙的大臣。文帝病愈后知道这些事,即令兄弟之间生了嫌隙。 最终刘义隆在公元440年诛杀了刘湛等人,并应刘义康上表求退而让他外调江州。随后文帝将司徒、录尚书事及扬州刺史分别授予江夏王刘义恭及尚书仆射殷景仁,然刘义恭鉴于刘义康被贬,虽然担当实质宰相,但行事小心谨慎,只奉行文书;殷景仁当时已病重,数月之后便病逝,实际大权重新返回至刘义隆,主相之争以权力归回刘义隆手中结束。 北魏在公元423年曾乘刘裕去世大举南侵,夺取刘宋的虎牢、洛阳及滑台等刘宋地处河南的洛阳盆地。故宋文帝自即位以来便有收复河南失地的志向和打算。 公元430年三月,刘义隆以到彦之为主帅北伐,一度夺回洛阳、虎牢、碻磝、滑台四镇。但到十月,北魏反攻,由于宋军军力不足,加上刘义隆的过度指挥,致使前线宋军相继败阵撤退,至公元431年二月,滑台等地,重新失陷,北魏军逼退前往救援的宋将檀道济,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公元450年二月,北魏太武帝亲率步骑十万南侵,并强攻不满千兵的悬瓠,守将陈宪苦战力保,魏军久攻不下,同时文帝又遣臧质与刘康祖率军救援,刘宋武陵王刘骏更领兵袭击魏军,烧毁魏军运往汝阳的粮草,魏军于四月,被迫退兵。 魏军撤兵后,宋文帝即欲伐魏,发动第二次北伐。七月,以江夏王刘义恭节度诸军担任北伐主帅,兵分四路并进,大举伐魏。柳元景、薛安都的西路军虽然破魏洛州守军,曾一度收复陕城和潼关。但王玄谟为前锋的东路军被魏太武帝击败,文帝见东路战败,魏军南下深入,于是召还正在攻魏的各路军队。魏军一路深入刘宋腹地,经刘宋的历城、东阳、彭城、寿阳、盱眙等军事重镇,大多在城外野战,若遇坚城则绕背而去,继续南下。 最终,魏太武帝率军南至瓜步,一度威胁要渡过长江。然得知后方的刘宋彭城守军准备断其归路,同时刘宋又遣水军自海入淮来攻,便撤军北归。此役过后,刘宋江北六州“邑里萧条”。 公元452年七月,刘义隆以北魏发生宫廷内乱,命萧思话督冀州刺史张永攻碻磝,鲁爽、鲁秀兄弟与程天祚率四万荆州兵向洛阳、虎牢方向进攻,臧质、柳元景率军攻潼关。鲁爽率领的西路军虽然很快便攻占了长社,并在大索城击败拓跋仆兰,进而围攻虎牢;但张永统率的东路军却迟迟攻不下碻磝,后魏军通过挖地道出城,纵火烧毁宋军营垒及攻城器具,破坏宋军进攻的通道。萧思话见碻磝久攻不下,青、徐二州又歉收,遂在八月率军退还历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