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钿碎_第二一六章 阵前投降糜子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六章 阵前投降糜子远 (第2/3页)

里点着一盏油灯。刘耀坐在席上,不时往外看一眼,尽量抑住里的烦躁,虽然在他仆人面前表现得什么都不在意,可还是放心不下,邺王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刘耀带着礼物偷偷到了何劭这里。何劭说的好听,说是去王府里看看,可是一去就是几个时辰,难道邺王的态度真的起了变化,又是为了什么?正在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沿着游廊走过一伙人,前头打着两只红纱灯,虽然刘耀看不清这伙人的面貌,但是在何府当中能有这样排场的非何劭莫属。刘耀连忙起身,守在门口。那伙人走了过来,被围在当中的果然就是何劭。

    刘耀向前一步,拱手道:“末将见过何大人!”

    何劭看了他一眼,上前一步拉住住他的手笑道;“贤侄何以如此多礼,快请进,有话慢慢说!”

    其实何劭比刘耀只大了两三岁。

    刘耀跟着走进屋里,两个人坐定,何劭叫下人上了茶点,叫人都下去了,才道:“贤侄用茶!”

    “谢世叔!”刘耀喝了一口。

    何劭叹了口气。

    刘耀心沉了下去,暗道邺王的态度真的变化了吗?想及此处,刘耀真有点坐不下去了。

    何劭用三角眼看了看刘耀道:“刘耀,你们刘家可得罪过张敝?”

    刘耀奇怪道:“世叔何出此言?我刘家在并州,张大人又不是并州之人,小侄一家又何以为得罪他?”

    何劭摇头道:“这就奇怪了,方才本官去王府的时候正巧看到他也在,而且——”

    刘耀紧皱眉头,心道:这个何劭还想要钱?

    何劭道:“不说了,不说了,大家都是同僚,哎!对了,你父亲以前可是去过东都?”

    “去过几次,都是入朝祝贺,还在东都住过一阵子。”

    何劭一拍大腿道:“这就没错了!竖侄,你叫我怎么说你父亲的好!”

    刘耀假装惶恐,拜俯道:“父亲得罪了王爷或是世叔或是张大人,小侄在此代父道歉,待回到并州后说明,我父定然亲来谢罪!”

    何劭将他扶起,叹道:“要说我与刘狮相识多年,能伸手帮一帮,我会看你家的笑话吗!”

    “多谢世叔!”

    “可你知道你爹得罪的是哪一个?!”

    “难道是邺王殿下!”

    “若是殿下倒还好说。”

    刘耀心道:这个何劭弄什么玄虚?!

    “实话和你说吧,是老王妃!”

    老王妃?怎么可能,连见也没见过,可是何劭不会那这个事骗人,怎么回事?

    “你爹当年在东都的时候与老王妃见过一面,当时有些唐突,我就不方便说了,这件事老王妃可一直记着,你也知道,殿下是很孝顺的人,老王妃说出话来,殿下一定是要听的,要你家这件事上,殿下很是为难。”

    刘耀头上渗出一层的汗,暗自埋怨。

    “世叔,看在两家交情的份上,你一定要救一救!并州匈奴定不会望了大人的恩德!”

    何劭拍拍刘耀的肩,扶他坐好,回到自己的位上,坐定了,笑道;“还是那句话,我与你父是老朋友,能帮的一定要帮,能伸手的一定会伸手,老王妃那里总是个疙瘩,不过殿下还是有远见的,我也在偏边说了说,老王妃整天在后花园中侍弄花草,说不定过两天就把这件事忘了,你放心好了,不过殿下那里——”

    刘耀道:“小侄这就回并州请父亲亲自来给殿下赔罪!”

    何劭道:“用不着,用不着,再说现在城门过关了,明日再起程也是一样的。嗐!”

    “侄叔何顾长叹,难道——”

    何劭摆手道:“与你家无关,我是在这大宋社稷叹!咱们是至亲之人,我也不瞒你,你可知道有个叫李闵的人?”

    “听说过。当初小侄到东都,听人讲过他的事情,是个少年将军,名门之后。”刘耀把下半句吞了回去,乐大家的事他藏在心里。

    “算是名门上之后吧,我看李闵这个人就乱臣贼子,可叹东都那些人竟然对他委以重任。”

    刘耀心里不痛快,道:“听说李闵年纪很小,这么小的年纪就委以一往州都督,确实不大妥当,陛下定然是受了蒙蔽,殿下是万岁的至亲,这件事上应该上书。”

    何劭看了他一眼,道:“你也知道朝中事多由楚上做主,殿下上书总要有些顾及亲族的脸面,再说陆浑小州,虽然离着东都不远,便在群山之中,也不怕他弄出什么事情,可是偏偏没完,楚王殿下竟然让李闵做了个什么讨南都督,领兵出陆浑去解襄阳之围!这也算了,李闵年纪虽小,却是员能征善战的将军。偏偏楚王将新城和伊阙划到陆浑州管辖,说是弥补军资,可谁看不出来,这一划过去,就到了李闵的袋子里,怎么可能再拿回来!糊涂啊!真是糊涂!楚王竟然在他的眼皮低下弄出个异姓的小诸侯出来!看他以后怎么见大宋的先君们!”

    刘耀听了心里更是不痛快,一个小门小户出来的人竟然也能割地称王!

    何劭看了他一眼道:“殿下对这件事也很心急,现在看到是没什么,万一李闵大破荆贼,得胜而归,人心畏惧,又邻近京畿——”

    刘耀点头道:“世叔所说正是,李闵少年心性,说不准会做出什么来!”

    何劭击掌道:“你说的没错!我就说你父亲的诸子当中就数你最有远见!”

    刘耀心里打个颤连忙道:“二弟是父亲的嫡子,英武胜小侄百倍,部落中人人都称他十分像父亲!”

    何劭摆手道:“贤侄,自家人就不要谦虚了,不然可就是拿我当外人喽!这点事情难道我还看不清楚,你放心,在外我是不会说的。等见到你父的时候我自会跟他说一说,有像你这样一个能做事肯做的事的儿子身上应该加加担子才对!你们的在并州现在可是个关键的位置,以前河内有姜大将军在,东都自然安稳,李闵小儿再能征善战也不会是姜大将军的对手,可惜,姜大将军竟然遇刺了!贤侄,你说是谁下的手?”

    何劭看着刘耀。

    刘耀心道:他这么看着我做什么,难道他以为是我们刘家下的手?不是邺王做的?难道真是爹和老二背着我做的?越想刘耀越心惊,若真如此,他两个背地里还做过什么?刘耀里的冷汗一层接着一层。脑子里闪出刘狮父子的笑容,刘耀顿时心惊胆颤。

    何劭唤他道;“贤侄!贤侄!”

    刘耀回过神来,道:“不好意思!”

    何劭道:“贤侄出神,可是想到什么?”

    刘耀道:“小侄是在想究竟是什么人对姜大将军下的手!他可是当朝的国舅啊!这,这也太大胆了!就不怕陛下,不怕朝中的诸公吗?”

    刘耀没从何劭的脸上看出半分不自然,暗想:难道真不是邺王下的手?

    何劭叹道:“这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河内没了姜大将军士各自为政,朝廷又拿不出可靠的办法,洽在此时出了李闵的这么一档子事,当李闵得胜回朝之时,朝廷又要拿什么来安抚住他呢!”

    “世叔的意思是——”

    “自家人,我就有什么说什么。”

    “世叔请讲,小侄定不会将今日的话说出去。”

    “说出去也无妨,我的意思是让邺王接掌河内的军兵,当然,若是你父那里能够侧应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刘耀心里暗骂老狐狸,这是来跟我谈条件的。

    “邺王殿下是皇室难得的贤王,如今天下盗贼四走正需要邺王殿下的这样的人来重整乾坤,并州五部匈奴十数万军兵愿追随殿下一统河北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好!”何劭大喜道。

    刘耀拜别了何劭,回到馆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