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5章 剧情加强版超长MV (第1/1页)
“拍电影” 安妮听到罗杰的提议,惊讶道:“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 “那个导演的做事风格我很喜欢,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一切向上爬的机会。.我看好这个家伙,所以打算在他上进行一笔投资。” 罗杰耸耸肩,继续道:“反正就算失败了,我们也不会亏太多。而且那些歌迷和媒体不是总吐槽我们不拍v吗拍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作为郊区的耶稣的v,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 安妮歪着脑袋想了片刻,点头道:“你一定是疯了,才会提出这种疯狂的想法。但是,我喜欢etsdoit” 看着兴奋过头的安妮和罗杰,理查森不得不开口提醒道:“两位,电影项目能否成立,还要参考市场部门的意见。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和那个导演,或者还有可能要加上卢卡斯影业,在电影的投资和利益分配方面达成一致。” “瑞克,别那么扫兴嘛。” 安妮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大大咧咧地说道:“大不了就是亏本,一部没什么大场面的电影能花多少钱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安妮的态度十分的“土豪”,不过正如她所说的。 一部没有大场面、没有多少特效镜头,没有大牌明星的电影,确实花不了多少钱。 几百万美元足矣,最多最多,也就是一千万出头这个规模,以乐队的收入水准而言,哪怕全亏出去也没什么好在乎的。 当然,就和专辑一样,好莱坞电影,除了制作成本之外,发行成本所占的比重也很高,往往会超过制片成本,最起码也是持平。 除非是那些奔着颁奖季而去,压根没指望在票房上能有什么作为的文艺片。 不过,哪怕是将制片成本和宣发成本全算上,也没有多到会让罗杰三人在决定花掉这笔钱之前多考虑几天的程度。 只要影片能够稍稍为乐队吸引一些摇滚乐迷之外的粉丝,哪怕票房扑到无尽深渊去,也绝对是值得的。 杜克罗森伯格没有让罗杰等太久,仅仅两天之后,就联系了西奥多,表示愿意接下这个项目,并且愿意为此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拿出完善的剧本和计划书,以应对导演这个职位的“面试”。 哪怕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顶级导演,在说服投资人和制片公司成立新的项目时,也需要通过最起码的审核。 杜克罗森伯格这样的新人导演就更加不必多说,这个犹太裔年轻人还没有天真到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以无视规则的程度。. 在专注、严谨之外,罗杰又发现了杜克罗森伯格上的一个优点。 务实。 在第一次会面之后,罗杰让人收集了杜克罗森伯格的资料。 这个年轻人显然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在单亲家庭长大,父亲的资料不详,母亲经营着一家市值超过五千万美元的广告公司,并且掌握着公司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股权。 除了出上流社会之外,杜克罗森伯格自己也是北美传统意义上的天才。 从十年级起,杜克罗森伯格就一直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四分卫,并且在高中时期还带领球队赢得过东部高中联赛的冠军。 注:北美通常流行12年级制度,1012年级相当于咱们的初中。 除此之外,杜克还像那些擅长“学习”的亚裔一样,所有记录到档案内的成绩全部都是a,甚至在南加大的四年当中,杜克以惊人的速度,拿下了包括导演专业、社会心理学等足足四个学位证书。 平均一下的话,相当于一年就能大学毕业一次。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惊悚的履历。 通常而言,这样出良好,天赋出众的天才,总是会有着明显的傲气,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全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 体现在导演这个职业上,就和太平洋对岸的网络差不多,随手拿出一个剧本,好莱坞的大牌明星们,以及迪士尼、环球这样的巨头制片公司立刻就要跪tiǎn),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最后还会开出一份和价明显不符的导演片约。 当然,当这些家伙从象牙塔走出,进入社会之后,都会被一堵名为“现实”的墙撞得头破血流,才会幡然醒悟,放下心中的骄傲,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自己。 但是在杜克罗森伯格上,罗杰却并没有看到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甚至于有些过于务实。 在收到杜克罗森伯格送来的郊区的耶稣计划书之后,罗杰没有急着去看剧本,而是看向了“意向片酬”这一栏。 这个年轻的导演根本没有去提票房分成,甚至于周边分成这样不切实际的要求。 期望的导演片酬,也不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通常会说出的八位数,仅仅只填上了二十万美元这个数字。 按照计划书中预期的1100万美元制片成本,再加上杜克罗森伯格仅有大学期间拍摄实验片的经验,正式从业记录为零的履历,这个数字略高于好莱坞的通行标准。. 但也属于正常范畴之内的浮动,单从这个数字来看,杜克罗森伯格不但没有盲目自信,同时对好莱坞的规则也有着深刻的了解。 “有趣。” 悄然在心里将这个年轻导演的评价再次上调一个级别,罗杰翻到了剧本部分。 杜克给出的剧本,剧不算复杂,没有文艺片中常见的那些烧脑节,让人一目了然。 关于郊区的耶稣这张专辑中的人物,圣吉米和郊区的耶稣两个角色,究竟是两个独立的人,还是一个精神分裂者的两个人格,至今仍有媒体和歌迷在争论。 罗杰当然知道,后者才是正确答案。 毕竟,比利乔阿姆斯特朗早就给出过答案。 但罗杰却不会公开说出这一点,这种争论有利于维持专辑的度,罗杰自然不会给出任何“官方答案”,任由歌迷和媒体们去猜测。 如果是一个喜欢烧脑剧片的导演或者编剧来改编,或许会选择“多重人格”的角度去描绘。 多重人格、精神分裂,天然就适合烧脑类的电影,并且只要剪辑出色,也很容易博得高口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