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喋血蓑衣渡终章吾儿 (第2/3页)
云山全州中炮,养于船上,伤日见重,想来是他死了,才能有这大阵仗。” “是吗?” 刘长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眉头一展,回首对江忠源道:“岷樵,你不是怕长毛自弃烧了船,自东岸另走他窜了吗?我倒有一计!” 说着对着江忠源一阵耳语,最后道: “看样子张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这来与不来,还属未知!长毛匪诈之徒,或许不顶事,但人心离乱,是免不了的。” ………… “现在南王去了,眼前的路,大家及诸弟,你们怎么看?” 船舱上座上,洪秀全倒是真流了些泪,冯云山同他一同科考,一同传教,最后又将自己悉数发展的教众全交给他,无私荡然。 不论自己怎么疏远压制他,只有他始终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 他的死亡预示着自己内部盟友的丧失,老天要去了他的良辅,不由得他不悲痛。 悲伤的心情是相同的,诸王都是冯云山发展出来的,有今天是离不了他对自己的传教与忍让的。 杨秀清先接了话,语气沉重道:“眼前清妖猖獗,失去南王我很痛心,但大家还是要往小天堂里走,当务之急是打下大城市,建立天国是首要,南王也是理解我们的。” “可南王不能这么白死了,”萧朝贵却悲愤之下提出了质疑,不甘道: “圣军百战百胜,向荣老妖头亦没奈何,一支小小团练兵马,一个向荣部将,现今反倒成了拦路虎?就这么灰溜溜走了,士气损失是极大的。” 杨秀清眼神眉头有点跳,但心里也明白了过来,随着冯云山的死亡,标志着内部权利的失衡,以前洪秀全有冯云山的鼎力支持,不能算是傀儡。 但现在诸王都能看出,现在的洪秀全只能当做一把旗,谁能主事,谁就是持旗旗手,谁就是最大领导,所以都想乘着这个机会来展现自己,隐约的揭示别人的缺点。 自己有天父下凡,他萧朝贵也有耶稣附身,或许在他萧朝贵眼里,他这个西王该与自己这个东王不相上下了吧。 两个本来因同等职业结成同盟的烧炭党佬隐约产生了裂痕。 夏诚看着眼前这帮人争权夺利,感到有些搞笑。 此时作为太平军里的总制官员,属于高层末等的朝内官,他夏诚是有资格出席日常会议。 夜里刚率李天成,苏狱杀掉了二十来个营垒里乱叫乱窜的乱兵,好容易平定了自家营盘的sao乱,大帐还未回的夏诚,就被匆匆被人通知前来“御船”上开会。 “夜里清军的袭击导致西岸死伤有两千人,幸亏白日里用船只仓促搭了两条船桥,将韦俊等人的兵马移到了东岸防备其他,才能回身救了这西岸。 虽说打退了清军,可新附我们的兵士有许多逃亡,光我派韦俊在西营地后附近抓住的散乱逃兵就有八百多人,西岸各营起码走失逃散加上阵亡,至少损失了五千多。” 北王韦昌辉也插了话,虽说在说战损,可话里话外有为自己韦俊为代表的韦家争功,同时夜袭损失极大,好像有人应否为此背锅。 到底读书人出身,话不点的明透,言语却言出了一副挽救全军的功劳的语境来。 “对于这些逃兵,就地正法,否则人人效仿,天国岂不大乱?” 杨秀清直接说了八百多颗人头掉落的决定,眼睛眨都不眨,然后眼神直勾勾看着最后没有说话的翼王石达开,这个年龄只二十一二的小伙子。 石达开被其眼神所迫,但他到底是这诸王中野心素小、能较明白形势的,开口言道: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现在受制于蓑衣河道之间,西岸前有和妖,尾后又有刘妖,一昧猛攻攻打折兵,亦非良策。 转走他途,开国之基业,据城而守,到时伸张天道,布威信于中国,纵诸妖妖头——阎罗老妖(对皇帝的蔑称)亦可擒而除之。 现以与两小妖游斗,误小天堂大业,我想三兄(上帝第三子)天国照见,亦也不愿对。” “那兵士怎么办?他们不知情由,今南王升天,已人心惶惶,若再避而逃之,人昧无知,见情形不对,必广有逃亡,到时人心四散,不可收拾!” 萧朝贵却从另一个角度话里来说,似乎有些想染着军事指挥权利,有些驳斥石达开的话道。 “众弟兄不解原由,只需要多与他们讲讲天情道理,若真心信服独一真神皇上帝者,必不散去,不信存疑者,纵留之,亦迟早散去。” 石达开却机敏异常,话里带上政治正确的语句堵住了萧朝贵的疑问。 萧朝贵被暂时噎住,愤愤不平但无话可说,杨秀清见状于是决定道: “既如此,咱们自明日起,转道烧船,带军东岸而退,去往道州方向,今夜东边林子里多扎旗帜草人,以做疑兵,阻扰后移追军。” “报,启禀天王及诸王爷,山上竖起了一杆带字白旗!” 夏诚正躲在杨秀清座椅后面、所属中军众将之尾,津津有味看着舱内的这场最高领导权的政治斗争——或者说“遵义会议”。 舱外忽进来一名近侍,跪叩禀报道。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也停了议事,出了船舱里来,望见狮子岭山上果然竖起一数丈白旗,上隐有字迹。 一侧夏诚抽出自己的望远筒观之,只见上书几个繁体大字: “新宁江忠源炮毙发逆伪王冯云山于此!” 夏诚心里咯噔一下,几乎觉得这种挑衅可来的真不是时候。 回首船头诸王,相继放下望远筒,个个脸色铁青,萧朝贵气冲冲的看着山麓,又回头看了看杨秀清,脸色显然意思是说在等他发话。 韦昌辉又好似火上浇油,说了一句:“欺人太甚!” 杨秀清忍了两忍,最终对洪秀全道:“鞑妖欺人,意图拖住我圣军,这明日我必有交代,但请天王下旨,无论如何,明日必须撤军自东岸而走!” 洪秀全也忍了口气,可他见杨秀清要避战处置此事,虽为大局着想,但难全呦呦众口。 心里多少另有些窃喜,杨秀清威望的损减,是他所愿意看到的。 “准!” 军议散过,诸王遣众将回去劝说士卒,讲明道理,准备明天的撤离。 “是夏总制吗?” 夏诚正要下船,一个东王身侧刀牌手模样打扮的人过来,拦着抱拳道:“东王爷要你到他船上去答话!” 夏诚摸不着头脑,这里有我什么事?但还是跟去了另一条大船上。 已回船上的杨秀清有些老神自在,放开态势的端坐于他的座驾舱内首座。见夏诚进来,先挥手退了周围侍卫。 杨秀清看着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