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崇焕东江斩帅始末昨日斩你,是朝廷的法;今日祭你,是本部院的情 (第1/1页)
袁崇焕于五月十二日出海,往北信口进发。 临行前上疏恭报出海事宜,并言佩带剑、印以行:“文龙数年欲试之奇,与东江将吏投距之气,臣将一往收之。臣初以扁舟水上不必剑、印随行,而臣门下士周锡圭谓‘皇上声灵赫濯,正当令东江将吏重睹威仪’,于是奉剑、印以行。若地方战守机宜,悉委之赵率教、祖大寿、梁廷栋、孙元化、何可纲矣”(《崇祯长编》卷22) 崇祯的旨意是“知道了,回镇具奏,该部知道” 显然,此行袁崇焕已经做好尚方杀帅的最坏打算。 五月下旬,袁崇焕到达北信口。 在北信口的考察据亲与其事的柏起宗记载:“五月二十二日,发牌仰旗鼓司查东江官兵见在清江者给赏,随登岸乘轻骑,标下各官当有龙武后营都司金鼎卿带船二十八只接应,俱列坐赐酒。 二十四日,赏东江官兵每名行粮二斗,登岸试放佛朗机,远者闻五六里,近者三四里,登岭,极指画形势,云可议屯”。 考察完北信口,袁崇焕一行人前往双岛: “二十五,未时分,东北风起,自北讯水开洋,历大王山,风转。 是夜,大雾,诸船从大洋飘一夜,次早收泊中岛。 二十六日,齐泊双岛。 二十七日,南风大,未见开船,见本岛白骨暴露如芥,抵岸立散,与诸将酒饭。 有登州海防左游击尹继何叩见,蒙调兵船四十八只已到。 二十八午时,风顺,穿历船松等岛、小里山、六里山、猪岛、蛇岛、虾蟆岛,将船泊双岛。 此处离旅顺陆路十八里,水路四十里。 旅顺游击毛永义叩见,登岛岭,谒龙王庙。 督师问众曰:‘昔我国初,中山王、开平王诸君子,如战于鄱阳湖、采石机,战于沙漠、北平,众军水战胜,马步战亦胜,始得底定中原,以成一统。今水营以船闲守,岂能连骑入水战乎?本部院若复河东,不以水汛了事,且要用之陆地。各将毋得虚冒’。 赐各将酒饭。” 快船禀报毛文龙已于该晚到达,因夜未与相见。 次日,袁崇焕即与毛文龙会面: “六月初一日,毛帅见,上下交拜,毛帅亲进礼帖三封、小饭二桌。 传入,毛帅侧坐,茶叙,止收小饭,毛帅出。 回看毛镇,茶叙云:‘今辽东海外只本部院与贵镇二人,务必同心共济,方可结局。本部院历险至此,愿相商为进取计。军国大事在此一举。本部院有个良方,不知患者肯服此药否?’ 毛帅云:‘文龙海外人耳也,有许多功,只因小人之说,钱粮缺少,又无器械、马匹,不曾遂得心愿。若一一应付,要帮成功也不难’。 辞回,传免谢。 分付船上不便供应,毛帅帐房留饭,督师屈体待之,杯酒款之,毛帅若有所不屑者。 督师宣谕:‘皇上神圣,与尧舜汤武合为一君,当勉尔疆场’。 而毛帅若怏怏不得志,且谓:熹宗皇帝恩逮之隆’。 袁不觉失色。 及叩其方略,则云:‘宁远兵马俱无用,止用东江二三千人,藏之隐处,一把火,可收全功’。 袁愈讶之。 二更方散。 初二,毛请袁公登岛。 礼毕,东江将帅叩见,又夷丁叩见,赏夷丁每名银一两、米一石、布一匹。 毛姓兵丁带刀环绕,袁公叱退。 与之言节制及更定营伍、为道厅以监临,毛悍然不乐,而咬牙切齿,恨阎鸣泰、武之望二人,其意在袁也。 三更方散。 初三日,差官谢毛帅,又置酒请。 督师袁公便服登岛,又密讽之曰:‘久营边寨,杭州西湖尽有乐地’。 毛应之曰:‘久有此心,但职惟知事在东方,一举成功之后,朝鲜又弱,可袭而有也’。 袁公曰:‘朝廷念君勤劳,当有代君者’。 毛曰:‘此处谁可代得’。 有傲慢不悦意。 酒散,袁公传令副将汪翥叙话,反覆婉谕,再四开导,欲其亲信左右提醒之也。 二更方出。 初四日,赐东江兵三千五百七十五员,赏银三五百两不等,兵每名一钱,又将带来银十万两,交卸东江官明白,传令徐旗鼓、王副将、谢营将叙话。 出,行文毛帅,自旅顺以东行毛帅印信,西行督师印信。 又行文定营制,又行文恢复镇江、旅顺事,俱未遵依。” 应该说,一开始袁崇焕并没有必杀毛文龙之心,他反反复复地与毛文龙商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目的在于以和平的手段将毛文龙收为己用,不到万不得己不会使用尚方杀帅的极端手段。 在袁崇焕的百般开导下,毛文龙“乃愿定营伍,受节制,惟道厅必不可设,曰‘设道厅,必激变,岛中人不可狎也’。” 袁崇焕回应“营伍定,则年终必行甄别,祖宗自有法度,不得假也” 毛文龙因而后悔刚才愿受节制的话,私下对汪翥说“姑以此了督师意”。(《崇祯长编》卷23) 袁崇焕又行文毛文龙,论定营制、恢复镇江旅顺事,毛文龙又未遵。 袁崇焕这时才知道,毛文龙此前所说的愿受节制不过是搪塞。 为了收东江兵为复辽之用,万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果断执行风险最大的尚方杀帅一著: “遂于初五日,袁公授计随行将官谢尚政等,布置已定,传令登岸,摆围较射颁赏。 先设一帐房于山上,袁公坐以待之。 毛帅果来谢,与之坐。 毛帅曰:‘老大人何日起身?’ 袁公应曰:‘宁远重地,本部院来日便行,今邀贵镇岛山盘桓,观兵角射’。 毛帅领从。 袁公又云:‘明日不能踵谢,国家海外重寄,合受本部院一拜’。 并相约减从,往岛山。 谢参将陪传号令,各营兵四面摆围,毛帅随从官百余员俱绕在围内,其兵丁截在营外。 袁公问东江各官姓名,俱应姓毛。 毛帅云‘这都是敝户的小孙’。 袁公云:‘你们那里都姓毛,是出乎不得已。这样好汉,俱人人可用,我宁前的官有许多俸,兵有许多粮,尚然不能饱,你们海外劳苦,每名只得米一斛,甚至家有数口,俱分食这米。心忆至此,情实痛酸。你们受本部院一拜。为国家出力,自后不愁无饷’。 各官感泣,叩头再四。” 袁崇焕突然脸色一沉,厉声责问毛文龙:“本部院节制四镇,清严海禁,实恐天津、登莱受腹心之患,今请设东江饷部,钱粮宁远达东江,亦便。昨与贵镇相商,必欲解银自往登莱籴买。 又设移镇、定营制、分旅顺东西节制,并设道厅,稽查兵马钱粮实数,俱不见允。 终不然只管混账过去,费坏朝廷许多钱粮,要东江何用? 本部院披肝沥胆,与你谈了三日,只道你回头是迟也还不迟。 那晓得你狼子野心,总是一片欺诳到底。 目中无本部院犹可,方今圣天子英武天纵,国法岂容得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