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第1/1页)
东海茫茫,海天相属,却是一般颜色。顺着海平面看去,似乎已经将一半身子沉没入这与辽阔长空一般无边无际东海的落日,仍然四射着无尽的光辉,在将碧空与白云染为金色的同时,也浸染透这海水。 落日黄昏,一切总都是这么柔和。风是轻软的,所以海面无波无浪。向来给人以凶险印象的大海,可能从不会有比现在更温顺的时候。也许大海从无过错,推波助澜的一直是风,但人们的怨恨却慷慨的给予了大海,因为最终船只倾覆的一霎那,他们绝望憎恶的眼中,是滔天巨浪。不过也就这样罢了,烟水不知人事错,问人间多少愁苦,怨恨错了对象。总的说来,这一刻的海风,还是可爱的。 天上凄艳的云霞如血如火,海中金色的阳光缓缓流动,海鸟轻轻的滑过,展翅于天上云霞间,海鱼惬意的游走,穿梭于水面倒影中的云霞间,如何眼神明朗的人也不会认得是海鸟飞翔于海水中,抑或者是海鱼游弋于碧空上了。如幻如梦,然而梦里不知天在水,世间一切美好,可能也就如此而已。 一片征帆起,咽尽声与泪。一艘巨船从海平线缓缓驶来,却无突兀之意,好像本该如此,似是从海天相接那一线处的天上下来,正对残阳,当然是一幅美景如画,可在这里,背后是万里长天,又沉浮于无边东海,船依然是巨船,可对于这两者来说,一切都是渺小可怜的,所以孤苦之感,不言而喻,漂泊之意,油然而生,又更何况是余晖之下的一片孤帆呢。 船首尾总共算来长有百余米,船身宽约二十多米,上有四层式样典雅的小楼,古色古香。四层小楼是不太常见的塔形楼阁,越是往上,面积便越小,直至第四层时,便只有三米见方。 海风拂过间,抬起第四层楼阁轻纱,其间就一览无余,一架样式古朴的古琴躺在暗红色琴几上。一双洁白如玉的手掌按在琴弦,十指如玉葱,皓腕胜霜雪,仅仅如此,就可想见有如此一双手的人,若为男子,必是玉树临风,翩翩公子少年郎;若为女子,必是羞花闭月,天上倾国倾城颜。 两行清泪顺着徐灿低垂的双眼处划下,经过宛若凝脂的两颊,最终汇聚,与无声中跌落,然后再被无情摔碎。伤心深处最无声,可能世间最伤心的,不是嚎啕大哭,也不是声嘶力竭,而是这一种无声处的最悲凉。一切尽皆不言,却已道尽无数凄伤。 坐在楼阁间,徐灿回想起当初那个总会带着如若春风般微笑的青衣男子,在青山中的一座小亭中第一次偶遇时,他看见自己时的愕然;回想起后来在这艘船上,那个一身青衣的男子便是坐在对面,两人面前一捧热茶,她抚琴,他听琴。当日游玩,他在楼阁上兴之所至,说登此楼,极目而望,便可见远山,她便以此为这艘船的名字,名为——远山楼;他说,他叫李青山。 人说:“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徐灿心想果然是如此。徐灿自幼知书达礼,聪识早慧,一身才学惊艳盛世大唐,若不是女子不可取功名,状元在徐灿面前也就是“不过如此”四个字概括而已。因此她又如何不懂得“伤心时候莫登楼”这个道理,自古登楼,总是一层更比一层愁。但悲伤无人诉,不登楼,又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