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第1/1页)
军中并无太多杂事处理,无非就是一些日常开销一类的惯常的事或者一些小事,因为军队驻扎在这里已经许久了。 僵持了半个来月,甚至就连清水国与唐军最初有着不断的小规模冲突和摩擦,到现在的相安无事,大家都已经不觉得有多少奇怪了。现在的战场已经从那些无名的兵卒处转移到李思训和丁启两人之间了。 其实从很久以前,所有人都知道,对于江山社稷,无论是攻或是守,最终决定的都是现在顶尖的那一群修士。这片天下的走势始终是掌握在那一群五境修士的手中。一个朝代国家的荣富的根基是百姓黔首,但强盛的根本还是那群修士。若当初没有高祖与太宗先帝两代人的绝世武道修为,如何打的下这片江山,让心比天高的一众修士服气。 因此,两军之间,李思训与丁启的胜负就至关重要了。 本来按照三家订立的规矩,是不允许五境修士参战的,除了国战之外。但这次清水国似乎孤注一掷,丝毫不给自己留一点退路,由国中唯一一位五境圣人领兵,便意味着直接宣布国战。 如果宁然知道,他自然会想到有关前世的事情,五境修士对于这片世界的国家来说就好比前世国家的核弹,如果前世一个国家直接对另一个国家用核弹轰炸,那最终议和的可能性便很小了。 不过丁启把握得住尺度,大军的推进速度不会太快。有一位五境圣人坐镇,半个月时间,除去耗在第一座城的时间,直接推进到河州另一头自然不是问题。但三十年前的教训依稀还在眼前。 三十年前道门欲要对大唐动手,以期削弱大唐的实力。在道门的威逼利诱加上朝堂上的渗透,东北端的燕国竟然就荒唐的同意了。燕国一位兵家圣人,外加道门流形观的五境玄关境圣人的从观主,在大唐反应过来之前就拿下了大唐半个河北道。如今谈起来都是令所有人感到疯狂的推进速度。 随后那两位圣人感觉似乎有点玩过火了,于是在营州处以白狼水为暂缓的界限驻扎。最后事实证明,他们确实玩过火了,据说太宗皇帝听到后,龙颜大怒,当场在朝堂上发火,一巴掌拍在玉案旁,哪怕是有阵法护持,偌大的地面都成了一块块碎石,整个房屋都在吱呀作响,不少修为较弱的,或是毫无修为的文官直接就被掀翻在地。 最后当时的四大兵圣一一请缨,请求前去诛敌。最后太宗冷冷看着四人说道:“你们四人不用争了,每个人都去!” 于是在白狼水一带,四大兵圣齐至,在道门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斩杀两位圣人,最后白狼水被六人的大战生生截断。 而当今的第一兵圣陈庆大将军也是在三十年前的收复河北道一战中成名的。 碍于天下三家的约定,儒家和佛家两家也出面干涉,最后大唐同道门约定,五境圣人不再参战。 因为大唐直接斩杀了一位三大主观的从观主,道门自然不可能归还已经咽下肚子里去的半个河北道,更何况道门从来没有想过要归还。于是战事依旧延续,烽火在河北道一直熊熊燃烧。 而当时的尚在四境承虚境的陈庆领着七千先锋军开路,势如破竹,北上作战四十七次,攻城三十二座,皆克。最后涡阳一战,以三千军队克敌二十余万。从此世人皆惧,号称“千军万马避白袍”。 而最终,道门眼见陈庆的白袍大军势不可挡,大势已去,不愿再让道门的军队前去送死,于是道门毫无诚信的突然收兵,留下燕国众人傻眼,至于燕国的十来万残兵在绝望中挣扎抵抗。在君臣百姓对道门的一片怨恨和咒骂声,陈庆攻入幽燕城,燕国国君在城头上毫无国君礼仪的破口大骂后横剑自刎,从此燕国被灭,燕国更名燕州,只留下文人“长河八百年,幽燕帝都遗梦犹在;水路三十里,柳暗花明风月无双”的凄美诗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