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简录_第二十三章 执一无失,执一如天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执一无失,执一如天地 (第1/1页)

    顾夭之今日在老娘的监督下苦着脸完成了修行功课后就赶快的溜了。他老娘可是一位承虚境的大剑修,即便是他想偷偷溜走都溜不掉。

    虽然他老爹每次都几乎是咬牙切齿的的对顾夭之说,修行不勤,真是坏了这么好的悟性。顾夭之依然在修行一事上懒懒散散,却仍然才弱冠之年便到了清净境中期的境界,藐视同辈剑修。他这人,有散帙坐凝尘的意境,却没有认真的那份精神。

    剑修的路数远远与其他三家修士不同,每一境破关,都需要一个悟字。相对于其他三家和山下的野路子的剑修前三境只需天地元气的积累来说,真正的正统剑修每一境破关都需要的是对剑道有更进一步的领悟方可,因此剑修的破境困难十分。但也正是如此,剑修才可以被天下修士称作“同境界无敌”。

    因此整个剑山上下,除去言不语,也就两位包括顾夭之老爹在内的顾敻的亚圣。但为何剑山依然是三家之外的第一宗派,便在于这二人便不输于一些真正五境圣人,一些四境长老依然不输于五境亚圣。

    而顾夭之在剑山众人的期待中,是有一日能成为真正构造自己小天地的剑圣的。

    然而此时作为当事人的那个懒人,已经左摇右摆的走出内门,直奔青霜楼去了。

    顾夭之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似乎对昨天那个小子一看便很顺眼,于是今日便想着前去看一看,何况那家伙还说是上剑山这里来寻人的。好歹这里也算是半个自己的地盘,怎么也得对这位好兄弟照顾一点。

    宁然如果此时知道顾夭之已经在心里把自己单方面定位为好兄弟,一定会鼻子微嗤的说道:“鬼才和你是好兄弟,你是看上了我手中的岱舆令牌吧!”

    宁然是不可能知道的了。顾夭之到了青霜楼,几名杂役弟子看见了顾夭之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计,客客气气的打了声招呼,顾夭之也高声回了礼,引得楼下的人全部看了过来。顾夭之潇洒的一甩头,不顾这些,向楼上走去了。

    当顾夭之兴致勃勃的爬到了青霜楼三楼,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后却一直没反应。随后顾夭之见实在没反应,也只得悻悻的收了手,心中不断哀嚎:“宁兄啊宁兄,没有你,师弟我又得回去练剑了啊!”

    至于宁然,此时是既不在剑山的外门,也不在剑山的内门,而是在小剑山的山顶上一片平地。

    言不语总想离这人世间远一点,无论是修士还是俗世之人,在他看来其实都一样,修为高低和一个人的性格毫无关系。每个人的独特都决定了自己不同的大道,反而修士相对于世俗的人来说,随着对自己道的领悟加深,更加极端,圣人会愈加完美,罪人会愈加污浊。并不是说每个修士最终的道都是看破名利,或者太上忘情。因此言不语也不愿住在内门中,只是按照大剑山上剑庐的样式重修了一座而已。

    剑庐前是一块石桌和几根石凳,旁是蔓生的杂草,茅屋后面有两棵树,一棵是松树,还有一棵也是松树。有两株紫藤从树底一路攀爬到了松枝上,在墨色的枝叶丛中露出一点点绿意。

    此时宁然和言不语就坐在剑庐前的石凳上,聊着剑道一事。

    石桌上摆着宁然一直背负在身后的那个古朴剑鞘,那柄木剑此时却在言不语手中。

    宁然本来是打算叉手站在一旁的,结果师叔反而不耐烦的说道:“在我面前不用讲这些,青山最让人烦的便是这一点。”宁然便只得乖乖的坐在一旁认真听着。

    言不语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直接谈论剑道一事,反而是先掂了掂手中的这把木剑,饶有兴致的问道:“这把木剑你是从何处来的?”

    宁然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这是我以前在燕州一处破落的道观中捡到的。”

    宁然当时还是和那群衣衫破烂、满面污泥的小乞丐一起在一座道家供奉的真君神台下发现的。最后一群人争论不休,宁然感觉拿在手中十分沉重,虽然看不出所以然,但觉着不简单,心道估计是身为转世者的大气运终于来了,于是在另一群人的欢天喜地中用后一个月讨得的钱的三成为条件换得了这一把剑。

    “哦?”言不语有点奇怪,于是问道,“你知道这把剑的来历吗?”

    宁然摇了摇头,说道他问过师父,但即便是师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说这把剑除了比寻常铁剑还要重上几分之外,还对天地元气有压制的效用,除此之外便不知道了。

    言不语哈哈一笑,明明是在笑通天晓地的李青山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却还是口头上煞有其事的为李青山开脱道:“青山他不知道也正常,术业有专攻,他不是剑修,自然不了解”,接着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更何况这本就是很久远的事了,就连道门和剑山典籍上也只有一点相关记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