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简录_第二十四章 阳关十三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阳关十三叠 (第1/1页)

    宁然昨日在师叔处胡扯了一番后就回到了青霜楼。至少宁然是这么认为的,并没有对修剑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是谈了谈剑心。对宁然或许并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至于一夜悟道就破开二境的关隘,但从长远来看却绝对是受益无穷的。

    后来宁然对自己“所执”的回答却让言不语有些出乎了意料。言不语以为宁然会说的是仇恨,然而宁然却说了一个“自己”。

    言不语听到后对宁然感慨说道:“并没有什么对错在你们之间,青山所执天下苍生,到最后忘了自己和身边的人,只是你所执自身,到最后不要忘了天下苍生便可以了。”

    宁然听到这里嘿嘿一笑。言不语看出了宁然的不以为意,也不点明什么。他认为如果有一天这天下的苍生需要他的一个选择的话,他应该会有自己的一份决断,无论是什么,他都不想要求过多。他们师徒二人,一个人为了天下苍生却如汇入江海的一捧清水,消失得彻彻底底和无人所知,那就不用再要求弟子做出什么。

    如果到了那一天,宁然选择了沉默的看着甚至不介意在烈火中再添一把干柴,他也不会阻止,这是世人欠他们的,早晚都该还回来。不能因为还这份仇恨的时机是趁火打劫便去谴责,都说了早晚都会还的,这是谁欠下的,谁必须得负责。

    即便世间有许多无辜的人,言不语依旧默然,谁不是无辜的?他老爹言文就不是了?十年后他老爹的弟子兼他的一生挚友李青山就不是了?难道等到十年后一个叫宁然的少年成长为青年后也是这样?没道理的。

    言不语后来谈了谈剑心一事,算是在宁然的心底埋下了一枚剑道的种子,就等一天破土而出。之后言不语因为前几日斩掉天地大道而成的小天地,选择了自成天地这一条道路,却依然只是一个雏形而已,剑上仅仅有天地之势却无天地之形,甚至那股天地之士也是借用的从前的那份小天地感悟而得来的,还没有完全脱离。因此需要参悟剑道,这两日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便让宁然先回去,说道天下式的拓本虽然没什么用,但对于现在的宁然来说还是可以练习上面的招式的,先回去从上面找几个剑招练习着,自己多体悟一番。

    宁然回到青霜楼在楼底吃晚膳的时候,那名叫赵安的杂役弟子小心翼翼的拿来食案时说了一句“顾公子说叫你明日在青霜楼等一下他,他大概接近午时就会来找你”。弄得宁然一阵愕然,愣了半天才想起“顾公子”指的是那个姓顾的奇葩家伙,于是一阵无语。

    油灯摇曳,从烛芯的灯花处点点噼啪声传出,点点火星溅射,犹如宁然前世看过的烟花一般绚烂,窄窄的酒楼客房内便成了无际空阔的夜幕挂上了稀稀疏疏的明星。

    宁然看着灯火曾无数次的想过,在还是扎堆在那群狐朋狗友的小乞儿当中时,翻过人家的院墙偷拿一点寒冷的饭菜。便在一天夜里去偷东西的人家里看见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扎着书生发髻,在夜里挑灯读着经籍注解。

    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他自然不知道家里橱柜里的傍晚剩饭已经被一群小子洗劫了,如果是上了年纪的,就算是知道了也只会憋出一句“时风败坏”的话,末了还说不定会回去做一篇感叹民生多艰的文章;如果是青年读书人,少不得有脱下书生袍,就挽起袖子抄家伙追过来的,这时可管不了至圣和亚圣等众先贤的话了,宁然他们也只有有多快跑多快。

    从那时起宁然就有了回到前世那个世界的想法,因为前世有烟花吧,还有父母的坟,只是怕父母也会想念自己。

    宁然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只选了一套名叫“阳关十三叠”。这套剑法只有一个独特之处,那便是出剑的节奏符合的是音律,是一股悲肃苍凉之意。

    对于自己的悟性,宁然是有深刻的认识的,于是这套剑法在精妙程度上之只能算是中上,对宁然有难度但他相信自己能够把控。

    “阳关十三叠”是大唐陇右道边塞阳关的一位守城大将参悟而成的剑法,在意境上触及很深。由剑意入剑道是所有剑修最通用的一条大道,也是最容易的。

    此外这套剑招一旁有言文圣人的笔注的七个正楷小字“西出阳关无敌人”。即便大唐西端是小国,但不乏有真圣人存在的,而这七个字也是相当高的评价了。这也是宁然选中这套剑招的原因之一。

    宁然只看了第一叠“起苍黄”的剑招,这是起手式,也是十三叠中最重要的一式,第一式若意境练到家了,后面的十二叠便会犹如水到渠成一般,一叠一叠重起来。

    这十三叠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叫“阳关十三叠”,除了音律的原因,还有每一叠剑招的威力都可以和后面的一叠连起来,最后的一叠的威力千军万马也无人可挡。特别是在大军之中,使用这套剑招,连续不断,杀敌宛如流水行云。

    等到宁然看完这粗略看完这套剑招,细细体会了一番后,竟然不知不觉已经夜深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