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又携书剑路茫茫 (第1/1页)
一处苍翠的青山深处,小路蔓延,似是久无人迹,板结的泥土上已经有野草扎根而立,摇摆舞弄着春风。 只见山腰处,一位士子穿着的年轻男子,望着面前延伸到山脚下的小路,被丛生的野草占据。似是感叹,摇头轻声自语:“圣人言‘野草闲花不当春’……”。 一语成谶,口含天宪。如春风化物无声,悄无声息,山间野径上的杂草闲花似乎又历春冬,只是光阴逆流,竟是逐渐变得青嫩,最后化入地下。 男子一笑,万物如沐春风,顺着洁净的小路一步步从山腰处走下,背离身后的一片茅庐,身负青竹书箧,书箧上一块温润的玉佩与流苏飞动。君子如玉,触手可温,毫不回头,似乎有天下间的野草闲花等着他的道理。 ………… 空山鸟语,蝶飞燕舞,一名男子背负一把无鞘的木剑,一只木簪横穿发髻,束缚起一头长发。身上的道袍已经被磨的破烂不堪,一双草鞋踏过春秋来回。大智若愚,大巧不工,大剑无锋,男子身负的木剑似是未曾开刃。斑驳划痕,深浅不一的印刻在上面,皆为时光的见证。 清风徐来,围绕在男子身旁,缓缓行来,便似有缭绕不散的清风轻推开身旁的花草与舞蝶。 世间事,不近身,不存于心,不动于情。 ………… 低首合什,告饶一声罪过。 佛家曾言: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中指和拇指相触,然后覆于食指之上,做佛家弹指状。 年轻的僧人身具宝辉,有如佛子临尘,而身前是一队面带惊恐的马贼。遍地身着平民衣装的尸体,以及刀尖上流落的鲜血,于无声中解释了一切。 佛子仍做弹指,单手合什,低声吟唱佛语,“四百念,一弹指,弹指却起于一念间”。 望向持刀奔过来,欲做最后殊死一搏的马贼,佛子无喜无悲,不形于色,一念间,弹指出。 灰飞烟灭,消弥无形,甚至不见鲜血沾染尘土一粒,所有马贼便如从未来过世间。 佛家有神通,是为“弹指一瞬间”,沧海成桑田。而神通最高境界,便是大神通“一念间”,一念起,物换星移,人世沧桑。 ………… 天下间,风云翻涌,谁人一跃禹门三级浪,从此化龙,又谁人梦断徽州。 剑山下来的二人此时整理好了自己房间,便聚在一起有些无所事事了。 不是人人都是单独的房间,只是剑山的面子,无论何处,都会给上几分。 总的来说,天下参加大朝试的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真有能住在此处的,都是有些背景的人。不是名门大派,便是高官勋贵,即使有出身微寒的,也是因名动一方,受人赏识而举荐至此的。所谓的不论出身,只是最初的想法罢了,即便是太宗皇帝也知道,一项命令到了最后总会变味的。 宁然二人闲来无事,绕着微云山上下的闲逛。还是早春,无论午时还是黄昏,都带着一丝凉意。踏春的人自然不少,但到了微云山处,无论多大的官位权势,没有令谕,就不要想踏足半分,只能在远处观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