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皇叔四弟_第九章 劝蔡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劝蔡邕 (第1/2页)

    当,天色已晚,宴会散去,众人已走。罗昭因为要准备明的定亲仪式,要通知他的三位义兄,于是就向老师卢植,岳父蔡邕告别。刚回到了军营后就看见关羽和张飞正在一旁练拳,而刘备不停的走来走去。见罗昭回来后,刘备责备他这么晚才回军营,让他这个做哥哥的很是担心。罗昭看到大哥如此关心他后也非常感动,罗昭也不休息,就把今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刘备。

    只见关羽和张飞走了过来,关羽说道“四弟,原来你居然会弹琴和作诗,看不出来啊!!”

    刘备也说道“没想到老师能把你收为关门弟子,做大哥的我很是欣慰。”

    张飞也兴奋的说道“四弟,没想到你救了蔡大家的女儿并且弹琴两首并且作了几首诗就得到了蔡小姐的芳心,不简单啊!”

    罗昭谦虚的说道“哪里哪里,小弟我只是运气好罢了,大哥二哥三哥,这时间也不早了,都早点休息吧。明天我们还要去蔡府呢!”

    第二天,刘备四兄弟一大早就来到了蔡府,只见蔡府上上下下的都在装饰和干活,家丁看见罗昭四人走了过来,连忙上前说道“姑爷,老爷和卢大人在里面等候多时了。”于是罗昭四个人见状很快走了进去。

    蔡邕和卢植在大厅里闲聊,看见罗昭等人走了过来。罗昭看见二人就行礼道“昭拜见卢师,拜见岳父。”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行礼道“学生拜见卢师,拜见蔡大人!”

    蔡邕高兴的对着罗昭说道“伯明,这几位就是你的义兄吧?果然个个英勇非凡,满脸英雄气。”

    罗昭指着刘备回复道“岳父,这就是昭的大哥刘备刘玄德,也是卢师的弟子,算的上昭的师兄。”然后又指了指关羽张飞道“这就是昭的二哥关羽关云长,三哥张飞张翼德!”

    蔡邕高兴的对着刘备三人道“行了,大家都坐下吧。以后都是自家人,就别那么多约束。小女正在里屋打扮,定亲仪式午时开始。”

    于是大家都坐在一起闲聊,直到午时很多达官贵人陆陆续续赶到,都是昨蔡邕邀请的一众人,王,马磾,杨彪,张温等人。很快午时三刻到了,蔡琰在侍女的带领下牵了出来,在卢植的主持下,蔡邕宣布罗昭就是蔡邕未来的女婿。定亲仪式很快就结束了,蔡邕和罗昭送走了卢植和其他贵客后,罗昭对着刘备三人道“大哥二哥三哥,你们就先回军营吧,我还有点事和岳父商量。”刘备点头说道“那好吧,四弟早点回去,我们明天就要离开洛阳去齐郡上任。”罗昭说道“放心吧大哥。”

    罗昭送走刘备等人后,对着蔡邕说道“岳父,小婿有些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蔡邕说道“贤婿啊,有话你就说吧。”

    罗昭问道“岳父,对于现今的汉朝你是怎么看的?”

    蔡邕愣了一下,不知罗昭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回答道“为大汉臣子,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天子被宦官摆布,我等应当尽力铲除贼党,整治朝纲。”

    “岳父,还请你说出心之话,你觉得现今这汉朝还能拯救吗?”罗昭一脸的严肃,用满是质疑的语气询问蔡邕。

    蔡邕体颤抖了一下,脸色微变,斥责道“贤婿!你这是什么意思?!”

    “岳父你应当清楚,岳父你为官多年,应该早已看透朝之事,既然你不愿意说,那让小婿来说句不敬的话吧。”罗昭走到蔡邕前,丝毫不畏惧,“当今天子不喜贤臣,独宠宦官,朝之臣皆报喜不报忧,殊不知洛阳之外的百姓都处于水深火之!”

    蔡邕厉声说道“贤婿,你别妄论天子,张让等宦官花言巧语欺骗,这并不是天子的错,而是张让实在狡诈!”

    罗昭被气乐了,以蔡邕的才智肯定知道是灵帝的错,但因为传统的观念让他不能责怪所谓的天子,所以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张让等人。

    罗昭冷哼一声“岳父实在是自欺欺人。”

    “我怎么自欺欺人了?”蔡邕也来脾气了。

    “我大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作为一国之君,可以不懂统筹兵马,冲锋陷阵,可以不会筹集粮草,出谋划策,但是不能不识人用人,如果天子连贤臣和臣都分不清,又如何整治国家,救百姓于危难之?”

    罗昭引经据典,一番话把蔡邕说得哑口无言,蔡邕虽然有心反驳,维护天子权威,但罗昭说的都是事实,现今灵帝宠信张让,疏远贤臣,大汉朝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

    这些事或许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没人敢说出来,唯独罗昭有这个胆识。

    蔡邕直直地站在那里,嘴巴张开半天却说不出一句话,罗昭继续说道“岳父,张角黄巾起义后,虽然被迅速平叛,但是各地的百姓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差,起义军也越来越多,像我和我的三位义兄刚剿灭张角一样,今天出了个张角,第二天又出个张角,这贼军犹如野草一般,火烧不进,越打越多,不知道岳父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蔡邕还真是无法回答,一直以来他们只想着如何剿灭起义军,却从来没想过为什么会有起义军,而且还越打越多,仿佛永远无法消灭一般。

    “这些起义军也不过是由百姓组建而来,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无论哪个朝代都离不开百姓,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若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试问又有谁愿意去当强盗,去做叛军,做反叛朝廷之事?”

    在罗昭看来汉朝的百姓都是非常善良的,只要满足他们的温饱,他们不会轻易反叛的,然而现在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做到,可见灵帝是多么的无能,大汉唯一的繁荣,恐怕只剩下洛阳最后一块遮羞布了。

    “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蔡邕口不断重复这句话,脑似乎明悟了某些东西,他抬头看向罗昭。“现象也,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如若是你,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拯救这汉朝?”

    “唉,”罗昭叹了一口气道“岳父,你为官多年,懂的道理肯定我多,其实你应该早已发现,只是你不愿意这样想而已,让我说一句忤逆的话吧,现在汉朝已经是病入膏肓,落西山,气数将尽,只有出现像光武帝那样的人,我大汉王朝才有机会得到延续!”

    “气数将尽???贤婿你???”蔡邕看着罗昭久久不能言语,其实罗昭说的他都懂,而且他也曾经想过,但是不敢细想,甚至连提都没有提过,因为他已经为汉朝尽忠数十年,又怎么愿意看着汉朝的江山逐渐没落。

    “洛阳乃是天下心,也是是非之地,不久之后将会多灾多难,现在的繁荣不过是虚像,我敢保证两年之内,这天要变了!”罗昭用手向指了指,他清楚地记得,不久之后宦官张让将会设计杀害何进,袁绍等人斩杀张让和一众宦官为何进报仇,接接着是汉朝黑暗的开始——董卓入京!

    听到天要变这一句的时候,蔡邕体不踉跄一下,差点跌倒在地,扶着一旁的桌子才稳住,然而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连忙开口问道“天要变了?贤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是指?”

    “岳父,我奉劝你一句,如若想保住一家人的命,还是尽早找借口离开洛阳吧。”罗昭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蔡邕的问题,而是劝说他离开洛阳。

    “这不可能,”蔡邕脸色坚定道“我为大汉臣子,岂能轻易离开!”

    “岳父,你不要只为自己考虑,还要为琰儿和其他一家老小。”罗昭看了一眼旁边的蔡琰,他这一句话正蔡邕的软肋,蔡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