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颍川书院 (第1/2页)
罗昭带着郭嘉回到客栈,跟蔡邕说明这件事情后,蔡邕说道:“也好,我也好久没见慈明兄了。事不宜迟,还请这位小兄弟快点带路吧。” 于是郭嘉当起了指路人,在郭嘉的带路下,没一顿饭的功服,蔡邕和罗昭就来到了一座豪华的宅院,只见门额上面写着“颍川书院”四个大字。 郭嘉对着蔡邕和罗昭说道:“蔡议郎、罗兄,我先进去禀告院长,你们在此等候。” 一会儿郭嘉就随着一位老者就走了出来,这位老者正是荀爽。只见荀爽拱手笑道:“伯喈兄,别来无恙乎?” 蔡邕也拱手道:“慈明兄,真的好久不见啊。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我的女婿罗昭,字伯明。官拜校尉。” 罗昭见此拱手道:“末将见过荀大人。” 荀爽见罗昭擅长八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称赞道:“英雄少年,国家之栋梁啊。” 罗昭谦虚道:“哪里哪里,末将只是一小小校尉,不敢称国之栋梁。” 荀爽点点头道:“伯喈兄,罗校尉,我们进去再说吧。”于是荀爽带着蔡邕和罗昭进了书院,在会宾堂分别坐下。 罗昭对着荀爽拱手说道:“末将此来,想必奉孝兄已经告知荀院长了吧。”罗昭直接步入正题了。 “呵呵,罗校尉倒是有些心急啊。”荀爽笑道:“想必奉孝已经被你给招揽了吧,看样子罗校尉的胃口可不小啊。” “哈哈,慈明兄啊,不要逗伯明了。”蔡邕说道:“能招揽到多少人,还要看伯明的能力,我们总不能强制他的想法吧。” “还请荀院长将颍川学院的学生召集起来。”罗昭拱手说道:“至于能不能招揽给我大哥,也得看末将的造化了。” “奉孝,你去将在学院的人全部召集起来吧。”荀爽说道。 郭嘉退出后,蔡邕对着荀爽说道:“不知慈明兄在这可还好?” “清闲啊,太清闲了。”荀爽说道。 “那便好那便好。”蔡邕说道:“教育人才,我都想在这里了。” “欢迎伯喈兄来书院任教。”荀爽笑道。 “若不是因为伯明,踩点把琰儿嫁给卫仲道啊。”蔡邕感叹说道。 “可我听说卫仲道是个十足的病秧子。”荀爽说道。 让我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老夫肯定不会答应的。蔡邕说道。 “哈哈,伯喈兄现在可是一点也不后悔啊?”荀爽笑道。 “我看我后悔也来不及了,伯明文武双全,我可是喜欢的不得了啊。”蔡邕笑道。 罗昭只是静静的在旁边听着二人互相吹捧,然后边听边喝茶,并没有说什么。 不久郭嘉进来说道:“回院长,所有的师兄师弟们都差不多已经召集起来了。” 蔡邕对着荀爽说道:“想必现在也来了些人了,咱们出去看看如何?” 荀爽、蔡邕、罗昭、郭嘉开门之后,颍川学院的学生都已经到了。 “见过荀院长、蔡师、罗校尉!”众学生齐声一礼道。 “罗校尉来此是为了让你们出仕做官,可有原意的?”等了一会,荀爽看到的也差不多了,当即表明了罗昭来此的目的。 “呵呵,若是有不愿意出仕的,可自行离去了。”荀爽微补充道。 “不如罗校尉作诗一首,让我等听一听如何啊?”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文士说道,其中不乏讽刺之意。大家都知道罗昭是武将出身,让其比武可以,但是让其吟诗作对就有些不妥了。 荀爽见是郭图,说道:“公则,不可放肆,罗校尉是武将,不是文士。”那青年文士并不在乎这些,反而玩味的盯着罗昭。蔡邕在旁则是笑而不语。 罗昭见原来是郭图,也不在意。只见他踏出三步说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荀爽、蔡邕两人纷纷点头微笑,留下的学生也都纷纷惊叹,郭图倒是有些尴尬了。 罗昭又负手踏出了两步说道:“十六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而后又踏出三步说道:“壮志饥餐胡虏rou,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哈哈,好一个十六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文士说道:“这开口凌云壮志,气盖山河,而后又体现出了罗校尉的壮志,九曲刚肠,乃有情有义之英雄也。” “整篇诗赋令人神往,神气十足啊,又体现了罗校尉对异族之痛恨,平定异族之壮志,乃是一神作也,不知罗校尉可有想好诗名?” “《满江红》,还未请教这位小先生名讳?”罗昭说道。 “好一个《满江红》啊。”那少年文士说道:“学生陈群,字长文。见过罗校尉!” 陈群,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曹cao账下的一名重臣。陈群出身名门,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cao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曹cao封魏公时,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受诏辅政。曹睿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