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精兵详解(三国篇) (第1/3页)
应诸位看官的要求,在下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几支精兵部队,做一个小小的简单的介绍,希望有助于大家对于本作的了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所说的是三国篇。 魏、蜀、吴三国既然能够鼎立,自然有其原因。除了领导者的能力、魅力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实力。而能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独霸一方,其军事实力当然是重中之重。自然而然的,这三个国家的军队里面,少不了精兵锐卒。那么首先,我们先看看曹魏的情况。 说到曹魏,几乎所有人先想到的就是虎豹骑。《三国演义》中,对虎豹骑没有什么具体的描述。倒是《三国志》,非常明确的记载了虎豹骑的存在。 首先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cao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一直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 虽然关于“虎豹骑”参加战斗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仅有的一些材料看到虎豹骑的战绩。首先是在建安九年,与袁谭的南皮之战中,曹纯“督虎豹骑从围南皮”,“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袁谭死于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之手。其二,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又是曹纯率领“虎豹骑”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其三,在建安十三年时,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说,长坂坡之战中长途奔袭打败刘备的也是“虎豹骑”。其四,建安十六年,曹cao与马超作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击破西凉马超军团的还是“虎豹骑”。有人说,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洪、曹休在下汴击破张飞和吴兰时,也是率“虎豹骑”出击的,虽然曹休统率“虎豹骑”,但史料中的记载看不出这一仗中曹休以“虎豹骑”进攻,但我推测可能性很大。 从“虎豹骑”的战绩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每一场战役,曹cao都是在最关键时刻投入“虎豹骑”,而且这支部队参与的战斗几乎都是硬仗。例如,南皮之战其实打得是很艰苦的,曹cao曾经想放弃,是曹纯坚持急攻,方以“虎豹骑”取胜,可见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另外,北征乌桓和追击刘备于长坂时,这支部队是经过了长途奔袭后的攻击,追击刘备是“一昼夜行三百里”,可见他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之强不是一般部队能比的,就连擅长马战的西凉马超的军队也被其所败。所以我认为,这支部队是曹cao当之无愧的“王牌军”。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虎豹骑”的重要性,就是在部队的统率曹纯死后,要选新统领时,曹cao却说:“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于是不再选统率,而亲自当了虎豹骑的统领,可见曹cao对“虎豹骑”部队的指挥权是很在意的,因为这是他的精锐之部队。 另外有人说,虎豹骑实际上是虎骑和豹骑两支骑兵。虎骑是重骑兵,擅长冲锋;豹骑是轻骑兵,擅长骑射。这个事情目前争论很多,所以还是看大家各自的想法吧。不过,我个人看法是,有这个可能。其一,若虎豹骑都是重骑兵,那么绝对不可能在追击刘备的时候一日夜行三百里,因为马力不够。可能有人说,他们换马就行了。可问题是,之所以称之为重骑兵,是因为骑士穿的是厚甲铁铠,并非是马匹身上也有甲胄。在根本不知道何时可能遇到敌军的情况下,这些人一直穿着厚重的铠甲,骑马飞奔,一日一夜行三百里的距离,试问各位,您能受得了吗?换马的马力能行,人扛得住吗?所以,我以为,应该是虎豹分开的,追击刘备的很可能是属于轻骑兵的豹骑。其二,击败马超的时候,写的非常清楚,“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前面的战斗中都写的是虎豹,而唯独这一战单独写了虎骑。恐怕是两支骑兵确实不同。也许有人说,这是简称。拜托,前面都是俩字,到这里差这一个字吗? 不管怎么说,反正虎豹骑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曹cao的手下,绝对不是一支仪仗队或者是摆造型的部队,而确确实实是一支精锐的不能再精锐的超强部队。 第二支要说的,就是令曹cao实力猛然暴涨的青州兵。 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黄巾军主力无条件向曹投降(不是战败投降)。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连家属在内共计百余万人,其中三十万身强体健者,被曹cao编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青州兵”。“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个人感觉,这个数字有些不实。或者说,当时投降的确实有这么多,但后来真正成为青州兵的,也就几万人。从曹cao的方面来看,既然要挑选精锐,自然是宁缺毋滥。所以,按照本人的计算,青州兵的实际规模大概在三万到五万人左右。不要小看了这个数字。要知道,当时曹cao的全部家当,也就大概是这么个数,个人以为,恐怕还要少些。如此一来,曹cao的实力翻倍的增长,立刻成为了强大的一方诸侯,并且同时也有了奉迎天子的实力。否则,即便天子当时去他那里,曹cao也未必敢收留。 青州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奉行父死子继,或者子承父业的职业军人制度。因为青州兵的名号,整整存在了二十八年。单纯一个人当兵,不可能这么久。而且,战争中的损耗也不少,要是没有继承,根本不可能存在那么长时间。况且,前面说了,青州兵是相对独立的一支兵马,曹cao让宗族大将夏侯惇直接统帅,足可见对青州兵的重视。 但是在青州兵存在的时候,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青州兵只会听曹cao一人的命令。因此,当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cao刚一去世,处于洛阳的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