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_三国精兵详解(三国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精兵详解(三国篇) (第2/3页)

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根本不愿服从其他人包括曹cao接班人曹丕的指挥,并因此在短期内造成了较大的混乱,要不是措置行当,甚至有可能酿成性质更为严重的动乱。(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魏略》)

    自青州兵归顺曹cao,到曹cao去世。二十八年的时间,他们肯定参加了不少的战役。若是一支部队打不了仗,且不是精锐,曹cao会让他存在二十八年吗?答案可想而知。

    最后说一个暂时无法考证的部队,虎卫军。

    虎卫军在三国志里面确实没找到,只是许褚传里有这么一句“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

    但从这段描述中,大概可以知道,许褚手下有一群人,被称为虎士,曹cao认为都是些孔武有力的强悍人才,所以非常欣赏。后面也看出,这些人都很有能力。最后那句,皆剑客也,很明显的说出了他们的身份,那就是游侠。

    笔者感觉,这些人是和许褚一起投奔曹cao,又或者可能是许褚原来的部曲。至于是不是成军,这个很难说。

    有人认为,许褚既然是曹cao的亲卫统领,贴身侍卫,那么肯定会率领一支曹cao的亲卫部队。但是亲卫部队各个诸侯基本都有,职责就是保护主公。不光是诸侯,就连将军们也都有亲卫。所以,这支部队,更类似于保镖。所以,就不过多的描写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蜀汉,也就是刘备账下的精兵。

    首先,咱们从诸葛亮点名的一支部队说起。“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

    这是诸葛亮在给李严的信中所写的内容。当时李严认为镇守永安的兵力不行,能力太差,要求诸葛亮派兵。所以诸葛亮就派了陈到所率领的白眊军支援,而且说,要是觉得人数少,就从江州兵里挑选一些增补进去。

    白眊军,后被误写为白耳兵。乃是刘备账下的亲卫部队。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曹cao的虎卫亲军不说,为啥还要说刘备的亲卫呢?

    这是不同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领兵的人。陈到,“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陈到后来成为都督一方的大将,“永安督”,镇守永安,监视东吴。这就是他与许褚最大的不同。许褚是很厉害,但终其一生,也只是个高级保镖。但陈到不同,成为了军区司令。要是没有统兵能力和用兵能力,诸葛亮敢把这个人放在那里吗?

    再说白眊军,很明显的,早刘备死了之后,其的编制并没有解散,而是依然在陈到的掌握之中。并且,不同于亲卫或者宿卫,是一支真正的作战部队。否则的话,白眊军怎么可能出来镇守边关?而且,白眊军的战力异常强悍,虽然在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诸葛亮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这支部队的厉害。《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这就说明,不管是赵云还是陈到,挑选的部下都是有猛将的能力的。要是这二位能力不行,怎么选出猛将呢?

    何况,在刘备猇亭战败之后,陈到亲自带领八百白眊军,挡住了数万东吴追军,给刘备的逃跑创造了条件。

    这样的一支军队,当然是天下精锐。

    下面说一个名号非常响亮,最近很多人一直在考究,研究,寻觅的部队——无当飞军。

    “诸葛亮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於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即为无当飞军。王平任无当监。”《华阳国志》。

    这支部队的成立,可以说是诸葛亮的一种政治手段。但却让蜀汉政权内的少数民族,团结在了一起。而且,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军队的战力都是非常突出的。而无当飞军,尤其擅于山地作战,史载其“披铁甲,擅弓弩、毒箭,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是王平,“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第二任统帅是张嶷。在诸葛亮和姜维的数次北伐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出祁山,配属马谡部战张郃于街亭。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全军溃败,打断后的正是王平率领的飞军,他们一面死战,一面击鼓迷惑敌军,成功地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帅屯南围,又设计围司马懿于祁山。司马懿抵挡不住,索性使用围魏救赵的招数,派张郃领主力大军攻打王平孤军。尽管当时王平所部无当飞军只有三千,魏军倍于己数,但这些勇士个个视死如归,张郃久攻不下,司马懿的大营却已经被诸葛亮的大军攻破了。魏军退却,无当飞军却发挥山地兵团的特点,冲出营地,反击魏军后卫,在无当飞军的前后夹攻下,魏军大溃,损“甲首数千”。蜀国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无当飞军死战曹魏猛将张郃的军团,厥功甚伟。

    无当飞军最后的结局也极为悲壮,那是姜维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为了掩护主帅退却,五千飞军在末任司令官张嶷的带领下进行了最后一战,全军战死,史载“杀敌倍之”。以后,虽然还有飞军之名,并且在防守阳平关等战斗中有所表现,但无当飞军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

    其实,还有一支蜀汉的精锐,需要点一下,那就是连弩兵。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改造了连弩,被称为诸葛弩。后来在与曹魏的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一没有实物,二不见于正史,因此也就不多说了。至少在演义里面,是有过描写的。大家可自行查看。

    还有些人在所谓诸葛亮的“后出师表”里,看到了一些部队的名字,“自臣到汉中,中间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