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西宁卫献城 又遇蒙古人 (第1/3页)
第六十四章西宁卫献城又遇蒙古人 此时李魁心里乐的像开了花,挥手让人接过书信。李魁让身边的人念了来信。原来这正是威武将军派人送来的一封降书。信中说:他已经命令西宁军民开城投降,希望窑岗人善待西宁军民百姓。 李魁看完信,问信使:“你们城里还有一万多人马,威武将军也是很会打仗的人,他将人马聚集起来就是要死守西宁的,为啥要投降了呢?” 信使回答说:“回大人话,我们将军已经伤势过重病危了。为了我们大家都有一个活路,他命令我们投降,不然他会死战到底的。” “既然这样,我们军中有军医和好药,看看能不能救他一命。”李魁说。 “不用了,大人。”信使说,“我们将军已经决心向闯王爷尽忠。他已经命令家人给他服用毒药,也让夫人和孩子服用毒药。” “哎!可惜了。”李魁说,“你们将军是个不可多得人才啊。那你就回去,让所有军兵都放下武器排队出城。” “遵命!”信使答应一声,翻身上马回城去了。 原来这位威武将军受的伤很重,当时为了逃命只是用绳子扎住断腿处,没来得及马上处理伤口,流血过多。虽然逃出后,马上上了金枪药,可是伤口还是恶化了。在他清醒的时候,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稳步的撤退集中人马。他想的是要在西宁和窑岗人进行决战。可是回到了西宁以后,这位威武将军伤势不断的恶化。等到窑岗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已经无力再战。可是他头脑还是很清楚,就是自己没伤,凭窑岗的火力,他们也守不住西宁。因为他们在大通河遇到的窑岗人的火力,还是窑岗人匆忙间组织的火力。要是窑岗人有准备攻城的话,火力一定会比这强得多。既然自己日子不多,此时他的想法也不一样了,他觉得不如让那些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弟兄们寻条活路吧。 当士兵送来窑岗人射进城的劝降书,他就将手下的军官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我的日子不多了,我想把这条命还给闯王爷。你们跟着我南征北战,就都寻条活路吧。我看闯王爷也是敌不过窑岗人才丢下我们不管的,弟兄们不要怪闯王爷。” 不少军官不愿意投降,哭哭啼啼的要血战到底。有人说:“我们还有一万多官兵,说啥也能拼一下。” “闯王爷百万大军都被窑岗人从山西打回来了。我们陕西还有几十万兵马,闯王爷都不战而走,难道闯王爷不想打吗?那是打不过。”威武将军苦劝这些人的时候,城外窑岗人等不及了。“轰”的一声巨响从城南面传来。威武将军太熟悉这种声音了,那是窑岗人大炮炮弹爆炸的声音。 这时候,有士兵进来报告说,窑岗人开炮了。把城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炸死了十几个城上弟兄。那些弟兄们尸首都找不到。还有的弟兄震得耳朵听不见了。 威武将军说:“大家听我的命令吧!不然来不及了,他们要是真打起来。靠开炮他们也能把我们炸没了。” 这样军官们这才勉强同意投降。就在威武将军口述,让人写信的时候,窑岗人又开了一炮。威武将军赶紧让身边的一个亲兵骑马出城,把信送出去。同时他唤来家人,让家人给自己服药,让夫人和孩子也一起跟他服药。 大顺军军纪很好,信使回到城里不久,大顺军官兵们分别从东西南三个城门排着队出城了。各城门外的窑岗军队安排俘虏们排好队之后坐好。 李魁他们看见不再有人出来,他们就打马进城了。一来到城里,李魁就一走眉头。原来各处迁来的百姓都露宿在城里的街头,到处是大人哭小孩闹的。李魁命令说:“通知百姓们可以回家了。” 那些百姓们听说可以回家了,纷纷挑起担子,推着车子,背着孩子,往城外走去。李魁忍不住说:“啥时候打仗,受苦的都是百姓们啊!” 突然李魁想到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问明方向,他们一行人打马向西宁卫卫指挥使司衙门跑去。来到衙门前众人翻身下马,来到衙门内,就听见后堂有女人和孩子的哭声。他们寻声走去,来到后堂。一个妇人和三个孩子,见到李魁等人进来连忙跪倒。旁边几个家人奴仆摸样的人也一齐跪倒。李魁见状说到:“大家不必如此,都起来吧!方才你们哭啥?” 那个妇人哭哭啼啼的说,她是威武将军的夫人,威武将军让他们给自己服毒药,也让她和孩子们一起服毒。可是她自己实在是下不了手,气的威武将军昏死过去了。 李魁一听,知道威武将军还没有死。连忙让他带来军医过去,看看威武将军情况如何。 军医掀开被子,看了一下说:“副司令,情况不好。伤口严重感染。恐怕服药也来不及了。” “赶紧给将军服药,多服一些,多服几遍。一定要救活他。”李魁很着急。一是他对这位将军有些惺惺相惜,二是要是他投降了,对于这里的管理就简单多了。因为他对这里的情况熟悉。 军医对将军夫人说:“你们赶紧多拿些喝的热水。还有多弄些盐水。” 将军夫人听到了李魁让军医赶紧救治将军,这给她带了一线希望。她赶紧带着仆人们弄水去了。 窑岗的这些军医大多是“神手张”或者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