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扩大招生 沁水闹事 (第1/2页)
第八十章扩大招生沁水闹事 回到家里,张知木一边给小青、小虎还有二虎往外拿出来在西安给他们买回来的东西,一边在黄玉坤和杨玉琳的催促下,尽量轻描淡写的把遇袭的事讲了一遍。 尽管这样,黄玉坤听得还是有些紧张。杨玉琳倒是没那么紧张,反倒是羡慕起小红玉来,“呵呵!没想到这次让小红玉露脸了。竟然一下子就打死了两个刀客。平时还真的看不出来。” 不过两个懂事的孩子听了张知木讲的经过有些紧张了,他们一边一个拉着张知木不放手。现在张知木是他们的主心骨,他们对张知木的依赖不比黄玉坤差多少。平时犯了错不敢和mama说,但是他们可以和张知木说。 张知木对他们说:“这都是小事,你们不用担心。我这人命大,遇到几次这样的事情都逢凶化吉了。” 黄玉坤没说啥,可是表姐不干了,“跟着去的那么多兵也不知道是干啥的,现在是吃得好穿的好,就是遇到事不顶用。回来后,也该罚他们。” “得啦,表姐!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们这次去的都是阎伯驹和杨靖他们的特警呢,都是武功高手。”黄玉坤说,“这次多亏小红玉。没想到小红玉关键时候还是好样的。我以为她们那样的人遇事都是先想自己呢。” 晚上,张知木睡在黄玉坤屋里,两人一番云雨之后。黄玉坤对张知木说:“你不该让小红玉去啥河西去,那里都是野蛮地方,她要是出点啥事,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没事,有阎伯他们在呢,”张知木说,“那边还有我们大批军队在。” “小红玉回来,你就把她娶了吧,这样大家都安心了。”黄玉坤说,“你娶了她,以后就再不能让她出去疯了,她可是代表你的。” “啥叫出去疯了?” “像现在这样一个女人到处出去演出,不是疯吗?”黄玉坤说,“没结婚怎么都行,结了婚就要有结了婚的样子。” 张知木心说,“天哪,现在还没娶小红玉事就来了。要是娶回来,还不知道会闹啥事呢。”张知木不想再说这事,翻身睡了。 张知木回到窑岗没几天,窑岗广播电台里就播出了将在陕西开始的几项重大工程建设,《窑岗周报》同时也加印了一份儿专刊。这件事儿的影响太大了。现在大明朝经过天灾人祸的折腾,百姓们饭都吃不饱,根本没有能力搞啥大规模的建设。可是窑岗人一出手就不得了,尽做一些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最主要的是,窑岗人一再强调,绝对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费用都由窑岗人筹措。百姓们参加工程建设还可以获得报酬增加收入,这让那些眼红的人都在猜测窑岗人到底能有多少银子。他们那里知道,山西大地上每天奔驰的列车,汾河、黄河上不断往来的货船,每天都把大批的银子赚到窑岗来。这是那些只知道倒腾一些买卖的商人们没法想象的。不管是南来北往的客商,还是海外的洋人,他们即使到了窑岗也只能看到窑岗的一个方面,窑岗每一个产业创造的财富都不是他们能想象的。 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儿是收听窑岗的新闻广播,几乎是李自成必做的事儿。简直是不听不行,当然他还不知道强迫症这个词语。不听完广播,李自成是啥事都不干的。从西安逃出来时,李自成提醒李过一定要把收音机和发电机带上。这是李自成离不开的。 不过今天的新闻,窑岗人延长了播出时间,因为今天要播放重要新闻,新闻中主要介绍陕西的几项主要建设项目。想一下子把这些项目介绍完,原来的半小时新闻时间根本不够用。李自成现在一听有重要新闻,精神马上就来了。可以坐在那一直听完,一动不动。 不过窑岗的气魄让李自成实在是佩服。丞相牛金星主抓的几项水利工程和道路改建工程,窑岗人已经接下来继续完成,不过是一笔带过,这些跟窑岗搞的简直是不值一提。李自成肯定的认为,窑岗人之所以提一下那些事,完全是因为想告诉自己一下。 听完新闻的李自成站起来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儿,心情还是不能平静。他明白窑岗人在陕西的这几项建设搞完,陕西的变化会非常大,那是自己的大顺朝啊。恐怕那时候三秦百姓早就把自己忘得没影了。自己为百姓们做的那点事儿,和窑岗人做的差的太多了。 李自成没忘提醒李过,一定要搞到《窑岗周报》发行的增刊。 李过点头说:“好!父皇。这事没问题。” 李自成看见李过的脸上好像有事,“怎么了过儿?” “没、没啥!” “呵呵!你怎么也吞吞吐吐了?” “是这样,”李过赶紧说,“我们派出的几拨人,有回来的。他们带回来的消息都不一样。有人说,李来亨被窑岗人给捉住了;也有人说李来亨被窑岗人给杀了;还有人说,李来亨只身逃走了。消息都不准确。” 李自成长出了一口气,说:“就要看来亨的造化了。不过,想捉住来亨、杀了来亨也都不容易。就是不知道,他们到底把东西送到那里没有?” “他们走的时候,窑岗人刚到,还来不及管我们哪些事,我估计来亨最少是把那件事办完了。”李过对李来亨的能力很有信心。 “也罢!办不办完现在都不重要了,有窑岗人在,我们一时半会儿的回不去,现在要把那个狗屁八大王赶过江去,才是当务之急。”李自成看得很开,他知道即使金银藏在那里也用不上。 和李自成有着同样习惯的崇祯皇上也听到这次窑岗人播发的重要新闻,这个新闻也是让崇祯皇上兴奋不已。本来这些都应该是天子该做的事,可是窑岗人却做了。而且还说不动用百姓的钱财,百姓出力还要付报酬。这简直是诚信气自己这个皇上一样。崇祯皇上不理解的是,窑岗人为啥要如此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事,难道不怕露富吗?看来窑岗人是气越来越粗了,别人知道他们富有他们也不怕,自己虽然贵为皇上,向他们借银子也要看他们的脸色。他们害怕谁呢? 不过从山西传回来的消息是,窑岗的张知木对于朝廷又派出去官员这事一个字没提,可是对于派船帮着京杭运河清淤的事儿也不置可否。看来他们还是很能沉得住气的。其实现在窑岗人要是说造反,自己一点办法没有。虽然这两年朝廷在北直隶和山东积蓄了点力量,但是和如日中天的窑岗人相比,还是不值一提。虽然窑岗人有强大的实力,可是窑岗人至今也没有造反,这就有些奇怪了,他们还每年借给朝廷二百万两银子。不用说别的就是银子他们养军队,也是不得了的。可是窑岗人没有这样做,到目前为止,只要不动窑岗人自己从李自成手里夺回来的地方,窑岗人一贯是听话的。就是出兵陕西也是自己一再催促的。凭他们的力量,他们完全可以在向南打出去,他们为啥没有呢?难道是自己没下旨让他们南下,他们不敢?想到这,崇祯皇上想试试窑岗人。如果是这样,窑岗人还是听自己的话的。至于他们现在有些脾气,那是人家有力量,现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忍耐,等天下太平了,借他们胆儿他们也不敢这样。再说,朕能不能让他们这些人活到天下太平了还不好说呢? 想到这,崇祯皇上又给窑岗人下了一道圣旨。除了对他们取得陕西大捷的祝贺之外,还问张知木为啥不乘胜追击,直捣闯贼湖广和河南的老巢? 张知木何等着聪明,给崇祯皇上回信说:一是,皇上只是下旨让我们出兵陕西打击李自成,我们没做出兵南下的准备;二是,我们的战力都是靠火器,现在打陕西基本用完了弹药,一下子也没有力量继续南下。 这正是崇祯皇上想得到的答案。崇祯皇上自己又一次觉得自己才是皇上了。不过随着这封信同时传到的一个消息让崇祯皇上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