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十一、以诗明志 (第1/1页)
从两晋之后,天下文风变得以简洁为主,很多赋诗都以律诗绝句为佳。 此时殿上不少都是此中高手,不过三两盏茶的功夫,便有人露出会心微笑。 崔元礼和卢承庆对望一眼,彼此眼中都有些别样韵致。 虽说五姓七望同气连枝,但同辈弟子之间,多少还是有些别苗头的意思。 “看来二位俊才都是有了佳句了?可否吟与诸位听一听?” 崔元礼微微一笑,躬身道:“陛下,殿中都是大唐人杰,不如让他们先来献诗,如何?” 这话的意思是,给别人一个露脸的机会,不然他们的诗一出,便没有人能露脸了。 说的委婉,态度狂傲,那些京中子弟和低阶官员却不得不感激,这机会还是人家让出来的。 李渊点点头,身旁的小黄门扯着嗓子喊:“那位先来献诗?” 唐时的文人可没后世被阉割的那般温和,所谓的谦逊不过是迂腐的书生气。 “我来!” 一个声音高喝,众人回望,只见是一位身穿淡青官服的中年男子。 “微臣唐临有诗献上。” 这唐临看服饰只是八品参军,但却是东宫出身,显然,是太子的人。 “白鹿一何驯,长随道祖君。 必教吾在野,当与尔为群。 静饮清溪水,闲眠碧洞云。 犹胜市朝里,逐众走纷纷。” “微臣赋《白鹿》诗一首,以贺陛下。” 那唐临吟毕,躬身施礼之后,退入人群。 这诗句中透露着恬静淡雅之意,与此时的场景并不太合,但对白鹿的描写很有几分道韵。 “不错,不错,此人有几分才气。” 几位重臣都是点头,李渊却是笑而不语。 “微臣裴宣俨见过陛下,见过诸位大人。” 裴家在隋唐之事很是鼎盛,虽名望不及五姓,但家中也是人才辈出。 “赋命斯千载,登仙托五云。 发祥呈玉质,标异冠星文。 食荐时鸣野,游林或命群。 白环何日至,真祖有前闻。” “臣赋诗《鹿》一首,贺我大唐得鹿而天下合!” 此诗句一出,众人都是赞叹不已,全诗虽无鹿字,却是将鹿的外貌习性写尽了。 “此人是齐王府上学士,据说颇得齐王看重。” “裴家果然人才辈出,在世家中也算是顶尖的了。” “呵呵,那边不是还有五姓七望在吗?陛下这次不就是为了拉拢他们?” “莫要多言,揣摩上意。” ······ 不管别人议论,韩啸倒是对这位齐王府的学士多看了几眼。这一位当年是有心投靠秦王李世民的,后来被齐王元吉鸩杀。 今日看来是个人才啊,而且敢站出来跟五姓七望打擂台,要不要救? 韩啸这边沉思,殿中又有数人献诗。才情高的自然博得满堂彩,那立意不够的,起码也能让君臣眼熟一下。 等再无人上前,那崔元礼看向卢承庆。 “卢兄,要不你先来?” 卢承庆也不谦让,上前几步,一拱手道:“范阳卢承庆见过陛下,见过诸位大人。” 范阳卢家? 不得了,果然这五姓七望站到李唐这边了。 其实只要卢承庆和崔元礼出现在今日的宴会之上,不管怎样,李渊都会将他们逼出来,让众人眼熟。 “涿鹿闻中冀,秦原辟帝畿。 柰花开旧苑,萍叶蔼前诗。 道士乘仙日,先生折角时。 方怀丈夫志,抗首别心期。” 这诗句一出,殿中嗡嗡的议论声响起,这诗,似乎别有所指啊。 “我范阳卢家愿追随大唐皇帝陛下,一统天下!” 果然如此! 这宴席,根本就是接纳五姓七望的“接风宴”啊。 “朕出身陇西李氏,与你们范阳卢家也是世代姻亲,今日卢家愿助我大唐,朕心甚慰。” 李渊满面含笑,看向卢承庆。 “请回去转告卢家修贤老郡公,朕欢迎他来长安。” 卢家现任家主卢修贤乃是前朝郡公,虽早就赋闲在家,却是执掌卢家,是卢家的主事之人。 “卢承庆一定将陛下的话带到。” 这边说完,他看向崔元礼,“崔兄,请——” 崔元礼也不谦让,径直上前。 “绕洞寻花日易销,人间无路得相招。 呦呦白鹿毛如雪,踏我桃花过石桥。” 这诗一赋出来,那些文臣都是心中一叹,这些世家高门都是不要脸皮的,当初不看好李唐之时,怎么邀请都不来。现在见李唐有鼎定天下之势,个个都是上杆子爬。 “不错,不错,崔家一向诗礼传家,后辈中都是人才,怎会升迁无路?不知元礼可愿留在长安为官?” “臣崔元礼拜谢陛下!” 果然是打蛇顺杆上!那些长安城中的勋贵子弟今日算是见识到这些世家的可怕之处,这变脸的姿势真的是望尘莫及啊! 李渊哈哈一笑,今日这场宴会,终于将五姓七望中的两家套住,这般收获,怎不让他开怀大笑? “父皇,臣女记得曾听一位俊才吟过‘低首抬眉一笑间,便胜人间四月天’这般的佳句,想来今日他也定能赋得一首好诗?” 作为全程参与到狩猎与显圣之事中的桂阳公主,这几日也是风光无限,此时刚好站到李渊身旁,低声说道。 “哦?这诗句虽有些媚意,却是难得的好句,不知是何人所作?” “呐,那人正在此。” 桂阳指指正将一份水果解决的韩啸。 “看他如此洒脱模样,定是有了好诗句了。” 这样一说,殿中目光都看向嘴巴塞满果子的韩啸。 旁边的程处默悄悄的往后缩了缩。 “韩啸,可有诗句?” “有!” 没想到真有,李渊微微一笑:“速速吟来。” 韩啸摇头晃脑的吟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忽然想到后面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要是此时吟出来,怕是要被李渊整掉一层皮。 “呃——” “那个,吃多了,后面两句,忘了——” “哈哈哈,这也能忘了?怕是根本才想到这两句吧?” “这般道意豁达的诗句真是你这般小子能写的?莫不是抄来的?” 韩啸此时心头大恨,暗暗发誓,等哪天有机会,咱把唐诗宋词抄个百十篇,让你们再将哥瞧扁了? 他尴尬的抬头,“真的是忘了,刚才我还和秦王殿下对诗呢,他那首比我的还好?” 他这般一说,其他人都是看向不远处的李世民。 虽说谁吟诗都可,但是几位殿下公主谁也不会与他们攀比。故也没有人问他们有没有诗句。 “世民,可有诗句?” 李渊乐呵呵的开口,便是李世民的诗句不好,也不会有人敢妄加评议。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 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父皇,得白鹿昭示天意在我,儿臣愿为先锋,为父皇征讨叛逆,一统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